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經濟出現令人欣慰的信號

發表時間:

9月9日星期五齣版的法國各大全國性日報頭版關注的主題各有側重。左右翼兩大傾向的《解放報》和《費加羅報》分別從各自角度報道了法國總統奧朗德周四(9月8日)發表演講的消息,紛紛認為:這是現總統準備競選連任的前奏;《經濟回聲報》突出的話題圍繞法國新興企業(Start-up)吸引巨額基金的情況展開。《人道報》利用大量篇幅報道了一年一度的“人道報節”拉開帷幕的消息;另外,9-11恐怖襲擊15周年之際,《十字架報》刊出報道,闡述了美國青年一代看待此一事件的視角。

廣告

今天受到法國媒體關注的中國話題主要以經濟議題為主。今年8月中國外貿局面得到改善,近兩年來首次出現同比正增長。《經濟回聲報》駐京記者報道了此一消息。刊出的報道標題是“中國經濟令人欣慰的信號”。該報指出:中國8月進口出現增長,這是2014年底以來的首次,也是中國經濟觀察家們最近數月來所一直期待的。滙豐銀行的分析師們注意到,包括商品在內的內需獲得大幅增長,這是正面信號。該報指出:這為改變依賴工業出口達到增長目標的模式、以及朝向以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國內市場的方向發展帶來了希望。

《經濟回聲報》認為,下一步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局面是否能夠持續下去。滙豐銀行的分析師們堅信:中國政府將繼續推行一條支持經濟的政策、解決私人投資匱乏以及出口速度放緩的問題。該報指出:如果中國外貿局面得到改善的趨勢繼續下去,相對穩定的出口局面將會平息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憂慮。

《經濟回聲報》還刊出兩名法國作家、同時分別為法國“協和基金會(Fondation Concorde)”主席和投資人(David Baverez和Michel Rousseau)的觀點,他們對中國企業收購法國公司的做法做出明確表態,認為:必須組織起來,採取更為積極的態度應對這一局面。他們表示,從2010年至2015年,中國在歐洲的投資以10倍的速度增長,每年達到200億美元。與過去日本或美國收購浪潮有所不同的是,中國的收購行為將持續下去。

此外,歐洲最大的航空集團-“法航-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在中國市場發展放緩的消息,受到《經濟回聲報》和《費加羅報》兩份日報的關注。

《費加羅報》較為詳盡地報道了這一歐洲最大航空集團正在承受着需求下降造成的巨大壓力。報道指出,像其他競爭對手一樣,法-荷航集團必須面對中國經濟放緩、從而影響到各個領域的局面。該集團一名高官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往返於中國與歐洲的遊客人數下降了6%,前往法國的中國遊客更減少了19%。主要原因,除了中國人的購買力有所下降之外,還有就是對恐怖襲擊的憂心以及申請簽證過程中遭遇的困難。這對歐洲市場造成巨大壓力。不過,法-荷航集團依舊打算維持在中國的投資。

《經濟回聲報》也在報道中指出:歐洲不安全的氣候以及對中國經濟的憂心,對法-荷航集團的航行運輸造成巨大壓力。不過,該集團仍為歐洲在中國領先的集團。儘管前來法國的中國遊客人數大不如前,但中國遊客繼續成為在巴黎戴高樂機場轉機的重要客源。另外,法-荷航集團在中國與拉美航線中處於首要地位,在中國與非洲大陸的航線往來中也處於優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