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明鏡書刊

《新史記》雜誌推出“文革50年珍藏本”

發表時間:

2016年6月24日至26日,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等機構,在洛杉磯共同舉辦了“毛澤東遺產和當代中國”國際研討會,《新史記》雜誌從這次研討會收到的論文中選出了十多篇,推出了“文革50年珍藏本”。這次“明鏡書刊”節目,我們請明鏡集團總主筆高伐林先生來介紹這期“文革50年珍藏本”和相關情況。

廣告

2016年6月24日至26日,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普林斯頓中國學社等機構,在洛杉磯共同舉辦了“毛澤東遺產和當代中國”國際研討會,《新史記》雜誌從這次研討會收到的論文中選出了十多篇,推出了“文革50年珍藏本”。這次“明鏡書刊”節目,我們請明鏡集團總主筆高伐林先生來介紹這期“文革50年珍藏本”和相關情況

。法廣:過去明鏡旗下的雜誌很少採用“珍藏本”的形式,《新史記》雜誌出版這一期“文革50年珍藏本”,是想表明對反思文革的重視?

高伐林:是的。這期“文革50年珍藏本”,也就是文革50年論文專號。這一動議,是今年年初由明鏡出版集團總裁何頻先生與文革50年國際研討會主要籌備者之一宋永毅教授商妥的。眾所周知,1966年中共發出發動文革的“五一六通知”,今年整整50周年了,文革結束,則是整整40年。人們的習慣心理,對逢五逢十的紀念日格外重視,半個世紀更是一個大日子,人們很自然地會在這樣的紀念日前後投以更多的關注。對這一點,中共執政者非常清楚,從1981年6月中共做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文革下了一個“徹底否定”的結論之後,就此合上了文革這一課題的卷宗,百般限制、禁止。而今年更是空前嚴厲,三令五申封殺關於文革的討論。官方沒有舉行任何紀念活動,官媒也一片沉默。只是到了5月16日深夜12時,人民網發出署名“任平”的評論,題為“以史為鑑是為了更好前進”  都不敢出現“文革”字樣!文章重申原來的官方結論:文革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這樣的發表時間,這樣的文章標題,顯然有其苦衷:官方不得不表這麼一個態,但又想儘力不讓中國民眾知曉。

法廣:官方為何如此害怕關於文革的話題呢?

高伐林:當局既想避免再次爆發文革、危及他們自身,又想保住文革的發動者和領導者毛澤東,抱着這樣互相矛盾的動機,近40年來一直將文革列為禁區,使文革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煮成了一鍋“夾生飯”,真相沒有徹底揭露,病根未能深入剖析,遺留了大量這個“謎”那個“謎”。這就導致在文革問題上無法凝聚全民族的共識,發展到今天,文革已經成了撕裂左右兩派民眾的焦點話題,尤其是國內左派民眾更為活躍,5月2日晚上,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紅歌晚會”,開場所唱的就是文革中最流行的《大海航行靠舵手》,海內外紛紛質疑:習近平是否有意要再來一次文革?當局害怕這個爭論一旦擴展開來,控制不住.

法廣:國內既然不能充分討論,那麼海外學人就得更多地承擔使命了?

高伐林:是呀,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推出這一期“文革50年珍藏本”的原因:明鏡集團和《新史記》的負責人認為,在國內媒體和學界被嚴密文網鉗制、不得發聲的情況下,海外媒體責無旁貸,理應幫他們、代他們發出更強烈的聲音。這期雜誌上的作者指出,文革這樣“史無前例”、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是果,又是因:既是中國各種政治、社會和文化的矛盾大爆發的產物,又深刻地影響了50年來的中國現實走向和未來發展趨勢,如果把文革變成一個“黑洞”,不準窺視,只能繞道,中國的未來必然還會再遇到大災難。

法廣:這期《新史記》的文稿是怎麼獲得的呢?

高伐林:今年6月在洛杉磯舉行文革50年國際研討會,被稱為是今年最高規格、學術水平最高的全球性研討會。來自美國、中國大陸、加拿大、日本、德國、港澳的60多位學者,提交了很有份量的論文。還有一些國內學者由於各種原因未能與會,也向會議提交了論文。明鏡集團包括《新史記》雜誌,派出多人全程參與,為會議全程錄影、錄音、拍照,在明鏡新聞網上連載、連播。總規模近百萬字的會議全部論文,也將由明鏡出版社出版,有學者說,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文革研究的總結。《新史記》篇幅所限,不可能呈現這次會議研討的全貌,從中擷取了20萬字的論文,我們相信,會引起關心文革、也關心中國前途的讀者的高度興趣。

法廣:《新史記》選出了哪些學者的研究成果呢?

高伐林:這期《新史記》,有好幾位大陸學者的研究成果,像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唐少傑的《毛澤東文革意識形態悖謬》,北京紅衛兵運動研究者米鶴都的《大院文化:紅衛兵思潮》,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學勤的《“造反派,真的反了嗎”》,都很有深度;還有其它國家學者的成果,例如:東京日本大學政治學副教授日吉秀松的《毛澤東搞文革就是搞家天下》,日本靜岡大學人類學教授楊海英的《毛澤東為何要屠殺蒙古人》,加拿大維多利亞講座教授吳國光的《文革中的選舉:基於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的研究》……從他們這些論文的題目,我們不難了解其大意。

法廣:作者和涉及的領域相當廣。美國學者呢?

高伐林:更多的學者來自美國,像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講座教授Perry Link(林培瑞)的《意識不到的毛澤東遺產》、加州大學圖書館教授宋永毅以獨特視角透視林彪事件的《變異的皇太子政治》,《華夏文摘·文革博物館》主編華新民,以文革風雲人物為標本進行剖析的《蒯大富的“崇毛”和“怨毛”》,明尼蘇達州諾曼學院教授丁抒反思陶鑄一步登天又萬劫不復命運的《毛澤東的政治鬥爭手段》……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獨立研究者程曉農的《工人階級:從“領導一切”到失去一切》,在我看來,可以成為澄清當前左派民眾迷思的一劑清醒劑;獨立研究者丁凱文的《毛澤東控制軍隊的陽謀與陰謀》再次仔細梳理了解放軍與文革的複雜關係;賓州約克學院圖書館教授周澤浩的《亡靈:中共政治運動中的受難者》別開生面,指出文革的受害者不僅是當時的億萬生民,甚至涵蓋古往今來的死者。何頻在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辭《中國政治錯亂的根源》,也作為這期雜誌的卷首語,他指出,文革浩劫是“雙重性的惡果,一個表面已經結束,但是很多真相仍然被掩蓋;一個正在進行,沒有人知道後果如何”。而要儘早結束中國沒有文明性、確定性的政治,讓更多人知道中國惡劣政治的根源,“這是追究歷史的真相,也是啟動現代的文明”。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