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杭州模式全球共贏,中國創新包容經濟主張吸睛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今年第37期)的封面專題是什麼?亞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是:杭州模式全球共贏,中國創新包容經濟主張吸睛。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在杭州舉行,決心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達成五大共識:各方決心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畫路徑;決心創新增長方式,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決心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決心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這兩大引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決心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讓二十國集團合作成果惠及全球。中國經濟成為全球「動力源」與「穩定錨」。 

圖片由《亞洲周刊》提供
廣告

本屆的G20峰會有哪些亮點嗎?

這次G20是領導人峰會有史來首次討論綠色金融議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資源配置的樞紐,在全球競相發展綠色經濟尋求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徑的背景下,建立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已成為擺在各經濟體面前的重要課題。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探索用更低價格、更長期限、更多元的資金支持綠色產業發展,不僅是中國在經濟轉型中的有益經驗,也將為全球綠色發展提供借鑒。二零一六年,中國首次把綠色金融引入G20議程,並創建綠色金融研究小組。這無疑凸顯中國作為G20主席國發揮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中國正用實際行動引領全球綠色金融發展

這次出席杭州峰會的外國領導人,和中國有哪些比較特別的互動嗎?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訪華並出席G20峰會,他宣布加拿大將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中國也宣布延後實施加拿大芥花籽進口新標準的日期。杜魯多在杭州兩次與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見面互動,加拿大英文媒體把馬雲當成了杜魯多的「財神爺」。

專家如何看待中國的發展前景呢?

當年引發輿論熱潮的《中國可以說不》作者之一宋強說,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保持接近兩位數的高增長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近五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接近三成,是中國融入世界經濟最壯觀的事件之一。必須承認這幾個事實: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向東方轉移, G20由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共同組成,這是全球治理的一個轉折點。中國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的歷史性飛躍必須實現。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其他的重要內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朱凱迪在香港立法會地區直選獲八萬多票,高居榜首。他倡導城鄉可持續發展和保育,土地規畫應讓市民參與,不應被地產集團壟斷,成為社運人士參政的新模式。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