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中國/政治

密件揭梁振英親任橫洲發展主席踢爆港府講大話

蘋果日報17日引述一份政府內部就規畫、土地及房屋事宜的進度報告,揭發政府曾就橫洲發展計畫成立工作小組,主席一職更由特首梁振英親自掛帥。報道引述文件指,工作小組曾在2013年6月首次開會,同年的7月和9月,先後兩次與地區領袖會面,進行“軟性遊說”,懷疑是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日前所指的“摸底(非正式接觸)”。 

路透社照片
廣告

但張炳良日前與候任立法會議員朱凱迪和姚松炎會面之後曾公開表示,對有關“摸底”的內容、出席的官鄉代表名單,政府均無文件紀錄。事實上,經過所謂“摸底”之後,政府原先在橫洲興建1.7萬個公屋單位的計畫,卻一下子縮水至4000個,引發朱凱迪等人及外界質疑,梁振英是為了取得鄉事派在政治上的支持,而造就了所謂官商鄉黑勾結的妥協。

這份進度文件“通天”之後,政府在眾多傳媒的查詢之後證實,梁振英確實曾主持跨部門小組,討論橫洲發展計畫,其後由房屋屬按慣例與“地區人士”進行非正式諮詢,了解地區勢力關注土地用途問題,但不表示會因此放棄計畫。

對梁振英政府前言不對後語,為橫洲發展一事奔波的朱凱迪表示詫異,包括朱在內的28名非建制派候任立法會議員於17日晚上發表公開信給梁振英、張炳良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明確反對橫洲發展計畫以“摸底”代替公眾諮詢,又要求政府公開規畫內情。

信中要求政府立即公開橫洲計畫“摸底”會面之日期、地點、對象及內容,並交代“摸底”結果為何令興建1.7萬個公屋單位縮至4000個,要求政府提供撇除敏感業權資料後全部有關計畫的報告內容。

蘋果日報報道,其所取得的文件顯示,地區領袖反對政府在橫洲興建1.7萬個單位,因為這會影響地方勢力人士在“棕地”經營露天倉庫和停車場的利益。經過政府和地方勢力人士的“摸底”之後,政府放棄在環保價值不高的棕地興建住屋單位,反而卻逼遷在“綠地”耕種為生的居民,騰出土地興建公屋。

在文件被揭露之前,政府猶在說謊稱橫洲計畫是“先易後難”,第一期計畫先建4000個單位,然後第二期和第三期計畫再陸續完成餘下的1.3萬個單位,但文件證實,所謂第二期和第三期計畫完全是子虛烏有,政府是名副其實的“欺善怕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