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政治

《世界報》社論:中國“新舵手”習近平的弱點

10月29號周六,法國著名報紙《世界報》發表社論,對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上任後的領導風格,其任期內所採取的“從嚴治黨”的領導方向和其由此取得的黨內“核心”地位,向其讀者作出了介紹和分析。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文章介紹道在最新黨內會議上習近平獲得黨的“核心”稱號,這使其在黨內歷史頭銜上比肩毛、鄧二位。因此作為黨內總書記,習近平的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其職位所包含的意義。而此次在2017年十九大中央高層人事換屆前,習近平個人黨內歷史地位的進一步提升,也進一步證明了在“紅色貴族”統治下的中國所存在的,基於民粹主義政治理念對“強人領袖”崇拜現象的存在。

文章分析認為在習的領導之下,希望將中國繁榮的未來完全依據於由中共領導的政府之下,而他則希望被看作為帶領龐大國家機器下“勇敢的隊長”。習近平的支持者們則認為說,習個人權利的增加,是這名“新舵手”得到更多權力來打擊自前任時代留下的普遍腐敗現象的必經之路,且同樣合法的手段。與此同時,習在黨內個人權利的集中,也是使其能夠對國家長遠大政提出改革,如對“計畫生育”和“勞教制度”改革的資本。

除此之外,文章提到在習本人行使最高權力之前,外界有聲音曾希望位於世界全球化中心的中國,在他的領導下的政治社會能更為開放,特別是他能進一步領導政治改革;例如從概念和制度上分離黨和國家的重疊等改革方向。但通過觀察,當權後的習近平沒有意圖成為中國的“戈爾巴喬夫”,而是與之相反的在宣傳上將黨與政府進一步融合,並希望這個模式能成為解決中國當今面臨問題和供應國民全面需求的載體。文章宣稱在這個模式中,政黨則需要像“軍隊一樣在政令上和意識形態上全面令行禁止。因此,作為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也是自毛澤東以來“紅朝中國”合法且正統的接班人。

然而文章最後結論認為,諸如在政府刺激下仍然處於下降趨勢的經濟發展趨勢,社會上政府嚴管媒體,打壓公共空間對話,以及富豪精英階層送孩子出國等現象,從事實上證明着中國的未來無法預測,充滿了不確定性。而這個不確定性將直接影響到其統治下,中國外交強硬態勢背後的真相,以及美國和其盟友在爭議地區對中方訴求的回應。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