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歐盟推出新的貿易防禦措施

發表時間:

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中國在進入該組織15年之後,應在今年年底在全球範圍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面對這一緊迫的日期,歐盟必須正視是否應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棘手難題。11月9日(星期三),歐盟委員會出台了對付中國傾銷的新武器,但是在中國競爭中深受其害的工業部門仍然認為這些措施遠遠不夠,鋼鐵業職工在同一天再次佔領了布魯塞爾街頭。

廣告

星期三,歐盟執委會提出一種新的方法,來評估中國製造商是否以不公平的低價出口商品,如:鋼鐵產品等,以此來回應北京政府提出的在年底之前做出改變的要求。

像中國許多貿易夥伴一樣,歐盟一直圍繞是否從今年12月中旬開始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問題展開磋商。中國認為,在加入世貿組織15年後,這是該國應該享有的權利。

歐盟一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則將不再可能像過去一樣,利用不利於北京的反傾銷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工業領域。所謂傾銷,指的是那些用低於正常價值出口商品的行為。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於爾基-卡泰寧(Jyrki Katainen)周三在布魯塞爾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歐盟執委會剛剛提出的建議,旨在調整歐洲現有的貿易保護措施,使其順應產能過剩及不斷變化的國際法律框架的新形勢。在周三的會議上,歐盟對反傾銷法案進行了針對性修改,對在歐洲範圍內進行不合理低價銷售的商品,所施加的額外稅負計算方法做出了變更,在不違反世貿組織規定的同時,增加了被認定為傾銷商品的稅負。

這一建議的核心是:使用一種新的計算方式,來評估出口國家是否以不公平的低價向歐洲傾銷過剩產品,從而損害歐盟國家的利益。

11月9日出版的法國經濟大報《回聲報》指出:實際上,最近15年來,歐盟方面經常以中國政府幹預產品價格為由,可以輕易地對來自中國的產品施加進口關稅。而現在,加入世貿組織後的過渡期進入尾聲。根據世貿組織現有規定,中國應在加入該組織15年後的今年年底,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是否認可這一地位,則是一個充滿爆炸性的話題:一方面,布魯塞爾十分擔心,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可能會引發北京震怒。而另一方面,中國產品的大量湧入,將直接威脅歐洲的就業局面。經過反覆斟酌,歐盟最終做出抉擇:推出新的反傾銷舉措。

今年七月,歐盟宣布了此一計畫的主要宗旨,這便是:要找到一條能夠令雙方均感滿意的道路,既要照顧的北京的面子,使中國的地位正常化,又要找到新的方法,繼續維持現有的貿易保護水平。

以德國為首的歐盟主要成員國一致認為中國政府在應對本國鋼鐵產能過剩所造成的傾銷貿易問題上態度消極,因此始終不同意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以防範中國以此獲得抵制反傾銷政策的便利。歐盟曾強調,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前提,是出台附加限制性條件,以滿足對中國商品實施反傾銷稅的權利。周三出台的政策就是這一商討的最終結論。

另據路透社報道,周五,歐盟貿易部長將舉行會議,預計此次會議將討論新的反傾銷措施,同時還將討論更新其他歐盟貿易防禦措施的計畫。歐盟在提議中表示,通常的慣例是,裁定世貿組織成員國的傾銷案,是依據該國國內價格來界定。

歐盟的提議需要得到28個成員國及歐洲議會的批准,才能成為法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