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美關係

特朗普VS習近平:僅僅是熱身賽?

特朗普周三提名對華觀點十分強硬的經濟學者納瓦羅擔任貿委會主任,給本已緊張的中美關係蒙上一層更加不確定的色彩。再過四周,特朗普入主白宮。從他的重要人事任命到針對台灣的講話,都似乎朝着嚴重不利於中美關係的方向發展。特朗普崇尚不可預知性,因此,中美關係未來的走向,難以預知。但是,現在有些分析認為,那種總在宣稱中美關係鬥而不破的預言顯得越來越缺乏邏輯基礎。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 路透社
廣告

中美貿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貿易,特朗普特意新設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並提名納瓦羅擔任貿委會主任,用意深刻。納瓦羅不僅僅主張對中國貿易政策採取強硬路線,並且曾經主張華盛頓應停止提及“一個中國”政策。

特朗普競選期間,納瓦羅擔任顧問,他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爾灣分校的經濟學教授。曾經寫過一本叫做『致命中國』的著作,並拍成紀錄片。他在該書開宗明義:“世界上人口最多、很快要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的中國,正迅速變成地區最有效率的刺客,不擇手段的中國企業家正以致命產品淹沒全球市場。中國有悖常理的資本主義形式,結合非法重商主義和保護主義武器,一個接一個奪走美國人的產業”。他在書中揭露北京力圖成為亞洲地區的經濟和軍事霸主的慾望。

台灣,南海,一個中國原則,對外經貿,都被中國視為其“重大核心利益”,特朗普現在全力在中國的“核心利益”上敲打:與台灣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破例通話,一舉打破了中美之間幾十年的默契;宣布如果中國不在包括商貿等一系列問題上向美國讓步,他將不受“一個中國原則”束縛,讓北京不知所措。現在,特朗普又任命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貿易路線的納瓦羅擔當貿委會主任,可謂再一次對準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完全符合特朗普競選時譴責中國廉價出口導致美國勞工大量失業、他上任後要課以重稅反擊的思維邏輯。台灣,中國對外貿易,可謂習近平政權的兩大政經戰略支柱,特朗普就發起專攻,不能由此斷定特朗普老謀深算,也絕非沒有遠謀。

中國方面已經嚴重地關切到特朗普的言行,在特朗普與蔡英文通話,甚至對“一個中國原則”發出異聲之後,中方尚能自持,希望淡化。當特朗普提議納瓦羅擔任貿委會主任,中方顯然感覺問題越來越嚴重。只是特朗普尚未上任,中方仍在採取“聽其言,觀其行”的謹慎態度,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警告說,中美兩大國有着廣泛的共同利益,“合作是唯一的正確選擇”。但是,同日出版的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刊載的外交部長王毅的一段講話,引起外界注意。王毅承認,中美關係將面臨“新的複雜和不確定因素”。雙方只有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才有可能實現互利雙贏。王毅的警告顯得比較嚴重:“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大勢,也是中美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這句話被法新社新聞稿概括為“一個人不可能阻擋中美關係”。這個人,當然是指特朗普。

在特朗普就台灣和南中國海發表意見之後,中方並不甘示弱。採取了兩個引入注目的行動,其一,在南中國海攔截美國水下潛航器;其二,與聖普建立外交關係,向台灣發出警告。台灣民進黨出身的前副總統呂秀蓮由此認為,外交逆流已經啟動,大家最好做好準備。呂秀蓮認為九二共識該走入歷史,建議蔡英文主動要求北京一起來創造2017民共新共識。

經貿政策這一招,是很強硬的一招,在中國經濟增長持續走低,國內社會問題日趨凸顯的關鍵時刻,任何一項重大的美國對華經濟政策走向產生的影響都難以估量,當然,特朗普若對中國採取強硬的經濟對策,反過來對美國也會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特朗普還在緊鑼密鼓地準備。現在又有消息傳出,特朗普可能任命陸戰隊上尉出身的前『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博明(Matt Pottinger)擔任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人選。博明1998至2001擔任路透社駐北京記者,他曾對美國媒體表示,七年採訪中國的經驗,才讓他感受他美國所享有的自由是多麼稀有。博明曾因報道中國的貪腐問題遭北京逮捕。他回憶說:“我那時被一群中國警察包圍,就站在廁所里,看着我的採訪筆記一頁頁被撕碎,衝進馬桶”。此一人選正在華盛頓政界盛傳,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被華府外交專業媒體『尼爾森報道』報道的消息如屬實,意義不一般,博明肯定不會被北京認為是一名“友好人士”。

特朗普尚未上任,中美大對抗隱然成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