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房地產是中國人財富不均的根源

發表時間:

法國世界報的一篇文章指出,在中國,大城市房價不停上升,房子成為了中國人財富不均的最重要的原因:一邊是那些有一套或多套房子的人,另一邊則是那些從農村湧入城市的沒有房子的人。有房子的人和沒有房子的人之間,他們的財富差別很大,而財富差別最大的,是城市人和農村人之間的差別。

廣告

房地產是中國人財富不均的根源,這是12月29日星期四下午上市的法國晚報世界報的一篇文章的標題。副標題指出,北京當局對大城市房地產價格飆升表示擔憂。

這篇署名Simon Leplatre的文章在一開始通過對一個中國年輕人狀況的描述,向法國人介紹了在中國房子有多貴。這個中國年輕人叫林紅巧(音譯),今年26歲,她剛剛買了一套房子,面積是48平方米,按法國的標準,面積是大約40平米,房子位於北京的五環,離北京市中心有20來公里,房子的價格是224萬元人民幣,為了買這套房子,林紅巧貸款貸了30年。雖然林紅巧的工資是每月1萬8千元人民幣,遠高於平均工資,但是,她也只是買得起建築面積48平米的房子。

為什麼?這篇文章表示,因為在中國房子的價格飆升得太快了,今年11月份,北京的房價比上一年上漲了26.4%,上海的房價比上一年上漲了29%,深圳的房價則比上一年上漲了27.9%。在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這一年的時間內,中國70個大城市的房價的平均漲幅是12.6%。

在上海市中心,那些毫無特色和靈魂的公寓房,在廉價貸款和印刷鈔票的帶動下,其價格上升之快,不僅讓眾多民眾擔憂,也讓經濟學家和當局感到擔憂。有專家表示,問題是要弄清楚,房價的飆升,到底是一個單純的信貸效果呢,還是有泡沫?如果只是個信貸問題的話,那麼,只要當局決定關閉信貸的閥門,房價就會下降了。不過,如果糾正的措施太過於突兀的話,也是要帶來金融危機的,因為,目前中國家庭的負債上升很快,已經佔到中國GDP的40%,而5年前,中國家庭負債佔GDP的比重只有28%。

文章說,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黑色未來的可能性比較小,這是因為,在中國,房地產不僅僅只是個投資問題。中國人的傳統影響很大,男子結婚的時候,都要買房子,另外,還有女性追求獨立的問題,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的問題,等等,這一切都使得中國的房價有很多剛性需求的支持。

文章指出,在中國大城市房價普遍不停上升的背景下,房子成為了中國人財富不均的最重要的原因,一邊是那些有一套或更多套房子的人,另一邊則是那些從農村湧入城市的沒有房子的人,有房子的人和沒有房子的人,他們之間的財富差別很大。

文章指出,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城市人,他們的單位把他們的住房很便宜的轉給了他們,隨後房價就開始大幅上升,隨後在2000年代,房價飆升,有房子的人和沒有房子的人,他們的財富差別擴大了4倍。

至於農村裡的農民,文章指出,農民們從來沒有拿到他們土地的所有權,所以,文章援引專家的話說,在中國,財富差別最大的人,是城市人和農村人之間的差別。要想縮小這個財富不均,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農民擁有他們土地的產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