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特朗普重回奧巴馬亞太重心戰略

發表時間:

13日出版的法國各全國性大報均以不同的國內話題開篇。在國際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美國試圖穩固出現動搖的日美關係之際,朝鮮再度試射導彈。《費加羅報》、《回聲報》和《解放報》13日均就此發表文章,揣摩平壤當局的意圖,分析此舉對目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美國亞太政策的影響。《十字架報》刊登了對台灣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的專訪。《費加羅報》在經濟版關注中國在好萊塢的投資,認為中國正以文化為武器,擴大中國在西方的影響。

廣告

特朗普重回奧巴馬亞太重心戰略

《解放報》的分析文章特別指出,這是特朗普任下,朝鮮當局的首次導彈試射舉動,而目前看來,所試射導彈並非射程可以達到一萬公里的洲際彈道導彈。年初,金正恩政權曾經警告說,射程可以達到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研發已經進入最後階段。特朗普當夜在推特上肯定地回應:不可能。《解放報》文章就此寫道,朝鮮日前試射的導彈雖然不是洲際導彈,但美國和日本很可能是此舉所要傳達信息的對象,因為試射的時機恰恰是安倍晉三與特朗普又是私人晚宴、又是記者會、又是高爾夫球場的時候。安倍晉三譴責試射之後,特朗普發表簡短講話,表示美國百分之百地支持其重要盟友日本。文章繼續寫道,這次試射行動也恰逢美國薩德反導系統在韓國部署在亞洲引發爭議之時。朝鮮當局的意圖難以解讀,但不排除此舉是金正恩政權出於在國內鞏固權力的需要。

《回聲報》在頭版凸出了特朗普關於“百分之百”支持日本的表態,指出,這次試射促使特朗普與安倍晉三再度肯定美日同盟。該報駐東京記者寫道:金正恩很會趕時機。他來不及等到2月16日父親的忌日,就趕在美日這兩個仇敵的領導人在美國會晤的時候試射導彈。雖然所試導彈並非洲際彈道導彈,但他卻藉此挑戰了這兩個發誓要挫敗平壤野心的國家。特朗普與安倍立即公開重新肯定兩國間的同盟友誼,而就在幾周前,日美關係還顯示出裂痕。此前擔心美日傳統聯盟破裂的日本終於釋懷。安倍晉三此間表示,日本願意在防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這項含糊的承諾卻足以換來美國重申日美安保條約涵蓋釣魚島的保證。對於安倍晉三來說,這是一次外交勝利。《回聲報》簡短報道了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並接受一中原則的消息。該報社評文章針對特朗普面對中國以及日本的立場調整指出,真正掌權之後,特朗普又回到了美國外交的老路。此前,特朗普曾狠批奧巴馬任內的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戰略。但這項戰略從本質上說是站得住腳的,因為它承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地位以及其軍事力量的增強。美國已經不能聽任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無限制地壯大。特朗普如今重新回到了他此前誓言要放棄的戰略。但這篇文章認為,美國新總統的外交政策仍然難以解讀,因為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於是向北京送上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禮物,但高調批評中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又傳達出相反的信息。面對日本,特朗普終於明白,無論是貿易,還是軍事,美國都不能沒有這個重要的夥伴。對於已經不再是超級大國的美國來說,亞洲的確是一個戰略重心,特朗普應該意識到了。

《費加羅報》駐上海記者的文章認為,平壤精確地計算好了試射行動的時間,目的是試探特朗普政府,迫使正在美國會晤的特朗普與安倍晉三臨時召開記者會。特朗普雖然表示百分之百地支持其日本盟友,但特朗普並沒有對此做具體的闡述,如此簡短的表態顯示美國新政府不想隨金正恩的意願起舞,而華盛頓這種有限度的反應與平壤的有限度的挑釁合拍,因為金正恩並沒有試射射程可以達到美國阿拉斯加的洲際彈道導彈。

台灣  亞洲的民主燈塔

在特朗普的亞洲政策話題之外,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今天刊登對台灣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的專訪,凸出陳建仁對台灣民主政體的自信:“台灣是亞洲的民主燈塔”。特朗普政府在質疑“一中原則”之後,又在近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時承認“一中”原則,這是否會影響台灣與北京的關係呢?陳建仁表示,特朗普上任有可能改變美國面對中國、面對台灣的政策,但目前,特朗普政府成員的人事任命尚未全部完成,而其中很多成員都對台灣很友好,明確表達了對台灣的支持。對於台灣來說,與北京的關係和與華盛頓的關係同樣重要。雖然這些關係的未來發展難以預料,但台灣仍然重視與大陸發展關係,重視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也將密切關注特朗普政府的具體立場。關於台灣青年質疑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政策的太陽花運動,陳建仁表示,台灣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他很欣賞年輕人敢於表達出對透明運作、對民主的關注,很多在香港,在澳門,在中國的朋友都認為台灣是一個民主的榜樣,是東南亞華人社會的民主燈塔。他相信自由與民主是普世價值,也希望這些價值在亞太地區傳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