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中國/社會

大學76%外地生來自中國 香港國際化變中國化 吸引力降

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的最新世界最佳求學城市排名榜上,香港首次跌出十大,排名11位,當中,國際化排名下降是原因之一,而香港政府的數據亦顯示,香港專上學院上學年共有近1.2萬名中國內地生就讀,占非本地生的76%,立法會質疑大學的國際化成效,泛民議員林卓廷更指,香港的國際化已變成「(中國)內地化」。

廣告

立法會賬目委員會15日發表報告書,指去年符合入讀大學學士課程的中六生推算有2.2萬人,但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首年學士課程的學額卻維持在每年1.5萬人,即有7千名本地中學生不能在本地升讀大學。帳委會不滿大學把可以用作錄取更多本地生的資源來取錄非本地生,認為情況「不可接受」,促請教資會和教育局檢討學生組合是否達到國際化的預期目標,並提出改善措施,促進大學多元化。

帳委會報告更指出,2015至16年有15730位非本地生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占學生總數16%。當中,中國內地生有11893人,即佔全體非本地生76%。

與此同時,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公布2017年世界最佳求學城市排名,香港由前年的第五位跌到今年第11位,首次落後於南韓首爾及日本東京,排在亞洲第三位。

在分項排名中,與新加坡和首爾相比,香港最弱是可負擔能力,排第55位,原因是香港租金太貴;其次是國際化程度,排第34位,莫說落後於語言沒優勢但排名第8位的南韓,連管制頗嚴的新加坡也差3位;至於僱主評價的排名雖較高,但仍差於上述兩個地區。

但令香港排名下跌的主因,則是學生渴望程度的排名由去年第15位跌至今年第29位。此項範疇是根據各權威機構就污染、貪污、全球化等排名計分,而香港污染惡化令香港失分不少。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