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學者認為劉曉波病逝推動中國政改希望微乎其微相反監控將加劇

被視為推動中國民主運動標竿人物的諾貝爾獎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今天病逝。雖然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會再度引爆中國民眾掀起政治改革的聲浪;但中國當局應該早就有應對劉曉波逝世衝擊的準備,將加大對中國境內人權份子、異議份子的監控。

廣告

據中央社報道,被視為推動大陸民主運動標竿人物的諾貝爾獎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今天病逝。學者認為,這可能會再度引爆大陸民眾掀起政治改革的聲浪;而中共應會就地監管人權與異議份子防止串連。

 劉曉波在2008年因發起「零八憲章」,當年遭到拘留、被監視居住,2009年被中共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

 劉曉波2010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理由是「在中國為基本人權持久而非暴力的奮鬥」。

 「零八憲章」所提出的自由、人權、平等、共和政體、民主制和憲政等原則都符合中國憲法,為什麼劉曉波卻遭到北京當局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刑?據台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華昇分析說, 「首先,中共的憲法不僅是聊備一格,而且明定中共是永遠的執政黨。其次,『零八憲章』透過連署推動,展現組織化與集體行動能力,這才是真正觸怒中共當局的主因。」

據澳大利亞學者馮崇義也曾在「劉曉波、『零八憲章』和中國政治改革的挑戰」一書中指出,劉曉波透過「零八憲章」的起草連署過程,不僅把以前分裂的自由派勢力組成一個廣泛聯盟,還為弱小分散但又廣泛不斷發展的弱勢群體運動,提供一個繼續整合的凝聚點。

此外,「零八憲章」還主張,在自由民主前提下,透過平等談判,尋求海峽兩岸和解方案,在民主憲政架構下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主張「轉型正義」,為歷次政治運動中遭受政治迫害的人士及其家屬,恢復名譽,成立真相調查委員會,查清歷史事件的真相。

這些主張與西方民主國家相接軌,讓劉曉波成為中國大陸推動民主運動的標竿人物,也在國際上擁有極高的聲望。

陳華昇認為,劉曉波癌逝,一定會在全球引發極大的效應,從香港到深圳,以及整個華南地區的民眾可能會再掀起一股呼籲中共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聲浪。

他說,但北京當局恐怕也早有預警,所以當初才讓劉曉波保外就醫,因為若是劉曉波病逝獄中,恐怕會引發全球各地以及中國內部更大的反彈聲浪。

陳華昇還認為,中共應該早就有監控在中國境內的人權份子、異議份子,一旦傳出劉曉波死訊,中國當局應該會透過「就地監管」模式,防止他們彼此串連。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