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中國經濟優先考量成長甚於改革

發表時間:

中國繼續其第二季度的提高經濟成長,年成長率為國民生產總值的 6.9 % 但金融結構改革仍得殷切等待。法國媒體指,中國對經濟成長的優先考量甚於對經濟的改革。

中國集裝箱到洛杉磯
中國集裝箱到洛杉磯 REUTERS/Lucy Nicholson/
廣告

根據回聲報記者沙艾佛的報導,他劈頭就提問:這究竟該喜獲該憂呢?中國經濟第二季度繼續增長6.9 % ,與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步調相同。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絲毫沒有一點下降趨勢,即使這個統計數據總是令人懷疑。但這個經濟年成長率甚至比分析家預測的  有些微上升。以此高成長率,中國當局預定的2017年6.5 % 左右的目標,似乎達到了。在政治上,這也就讓習近平在今秋的十九大召開時無可置疑地可以連任其第二個五年執政。

中國經濟的鞏固成長也讓其貿易夥伴安心,因他是全球經濟的發動機,貢獻了全球增長率的三分之一。但是看到中國這個有如泥巴腿的巨人的債務前所未有的高漲,令許多人擔憂。把所有領域綜合計算(以及企業、家庭、國家及地方政府所有債務的總和)結果超過其國民國內總生產的260 %;而2008年金融危機時,中國這項債務的比率只有140 %。這種債務奔騰可能導致經濟及金融震蕩,這是毀於評級機構周五提出的警告,雖然它並未降低中國的評比等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個月是自今年一月以來的第二次公布其對中國2017年經濟成長的預估:6.7 %;但也指責北京政府優先追求短期成長,罔顧經濟結構的改革。這是國際貨幣基金副總裁立普童訪問中國後指出的

國際貨幣基金副總裁還勉勵中國當局:要取消對於國家“殭屍企業”的支持補助,他們是靠銀行貸款苟延殘喘地生存下來;要現代化加強國家在經濟市場的角色,等等的建議。一名歐洲外交官觀察指出“改革總是一拖再拖。從2012,十八大以來,沒有真正有改革出現。”而且甚至有鞏固某些國家壟斷企業的趨勢,如鐵道部、能源方面的企業,有突然採取大型併購行動。

與危機戰鬥

面對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沒有完全袖手旁觀,這幾個月來,他輕微收緊貨幣政策及加強監管機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末承諾要更加力度對抗金融風險。但是沒有任何一位觀察家認為這今年秋天十九大之前,中國當局會有重大改革。現在的問題是:在十九大之後,是否真的會進行改革呢。

習近平承諾承諾要更加力度對抗金融風險。如何做呢?

根據回聲報記者指出:去槓桿化,北京,走在狹窄的山脊,走在鋼索上。

報導指出,上周北京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是萬方矚目期待很久的會議,每五年一次的會議,在此際,中國巨大債務令全球背脊冒冷汗,該會議被視為定調金融改革的方向球。中國主席習近平及官階最高的4名其他政治局常委都出席了。習近平的講話語氣堅定,他勉勵金融領域幹部要真實搞好經濟,並呼籲要採取更強大的金融監管措施,來避免金融風險。他也保證說,貨幣政策將保持“謹慎”,當務之急是要縮減國企的債務,以及更好地控制地方政府的債務。中國目前某些國企已經成了在輸液當中的殭屍企業。

這些話是有他們的重要性,特別是從習近平口中說出了這些話。但是某些觀察家仍然不滿意。因為至今仍然很少有相關具體措施出台。而北京幾個月來陸陸續續傳出一種說法:要合並不同監管機構,如股市、銀行及保險業等的監管機構。所宣布的原則是:僅限於創設一個“金融穩定暨發展”委員會,直接由中央政府管轄,而不是由中央銀行主掌大權來預防風險,而目前正是如此。花旗銀行分析師評估說“這項計畫也顯示了中國不會合並其目前的各領域的監管機構。”在過去幾年當中,這是由不同主管單位制定固定規則的差距,他們的目標往往彼此間互相衝突,於是沒有真正受到控管的中國影子銀行就此產生。

中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展示出中國要限制暴漲的貸款意願,但同時也不想阻礙經濟成長。

這也顯示出,中國金融目前光景有如走在高山脊樑的懸崖峭壁上的窄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