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解放報:北京加緊推行企業合並政策

發表時間:

近月來引發廣泛關注的法國勞動法改革案的話題無一例外、占居了9月1日星期五齣版的法國各報頭版新聞的顯要位置。法國勞工部長穆麗艾•佩尼柯稱這項改革法案為“更新”傳統“社會勞資模式”的一項改革。新的勞動法將在獲得部長理事會通過之後開始生效。反對黨派則呼籲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各報均從不同角度對此進行了報道和分析。

廣告

右翼大報《費加羅報》發表社評指出:總統馬克龍曾對大規模地改革勞動法做出承諾,如今他沒有手軟,勞動法的改革正在進行中。新的勞動法將通過簡化公司運作程序、改善員工的社會保障贏得信任,從而使資方勇於投資、沒有後顧之憂地從事招聘。為創立就業崗位,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歐洲的鄰國紛紛改革了各自的勞動法。北歐國家也對勞動法進行了調整。總之,這項政策經歷了考驗。現在法國政府應當繼續行動,將改革進行到底,最終實現將失業率縮至占勞動人口5%的目標。該報評論最後指出:至目前為止,多數法國民眾支持勞動法改革的原則,馬克龍不應令他們失望。

經濟《回聲報》也發表社評指出:雖然這不是馬克龍所期盼的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卻也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深刻變革。

天主教《十字架報》社評則認為:這項改革案將促進企業僱主與員工間的直接對話,有助於刺激經濟活力、創立新的就業機會。

左翼傾向的《解放報》卻以“倒退”為題發表社評指出:政府當局標榜勞動法改革為“現代化”行動,然而,最“現代化”的國家應為促進企業發展尋求與工會組織的合作。勞動法改革案推出的種種措施卻紛紛有利於資方。這種倒退數十載的做法絕對談不上具有進步意義。

法共《人道報》在報道中指出:總理和勞動部長周四推出了勞動法改革案,解僱條款、工會代表、企業協議等內容紛紛顯示,工薪階層的社會福利受到侵害,他們將是最大的輸家。

此外,今天出版的《解放報》在國際新聞版頁刊出報道,介紹了中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成立的消息。該報駐北京記者拉斐爾∙巴勒尼耶日(Raphaël Balenieri)報道指出:本周一,隨着兩家能源巨頭公司的合並,衍生全球了第一大能源公司。總資產達到2710億美元。

《解放報》報道指出:中國正在對國家企業進行重組,這一重組行動打亂了全球煤炭的分布圖。這家新成立的中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以其32萬7千名員工的龐大隊伍,可能對世界最大煤炭生產國產生影響,並有可能快速進軍國外市場。根據彭博新聞披露的信息,這家新公司資產為2710億美元,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規模公司。

這次合並計畫經歷了數月談判時間。合並的兩家公司分別為神華與國電兩家國營企業。這次合並體現了北京政府有關改革大型國企的意願。這些國家企業依舊掌控着整個經濟命脈。然而,由於產能過剩,部分企業卻面臨困境、甚至瀕臨破產。報道引述巴黎市場調查公司(IHS Markit)分析師 Jenny Yang 的觀點指出:企業合並的目的是減少企業數量、提升企業性能,組成巨頭公司,這些巨頭公司能夠更好地抵抗產能過剩等因素帶來的衝擊。從政府角度看,企業越集中、合並越多、越容易受到黨的管控,也更便於圍攏在習近平的周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