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回聲報:歐盟罕見就對華貿易達成一致

發表時間:

觀察家普遍指出歐盟28國在對待中國問題上往往難以達成統一立場,不過,歐中貿易領域或許是唯一的一個例外。周三法國財經報紙回聲報在調查版刊登了長篇報道文章,文章的作者是該報曾經駐北京記者目前在布魯塞爾工作的加布里爾·格雷西戎(Gabriel Cresillon)。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對華貿易,歐盟的警醒。文章指出,在歐洲議會的努力堅持之下,歐盟終於避免陷入市場經濟地位這一中國陷阱。

廣告

作者感嘆說,一年前誰也不會想到歐盟會有今天,一年前的歐盟面對來自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的要求似乎顯得不知所措,難以應對,而倘若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將對歐盟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當時,歐盟在各國立場難以協調的背景下,在司法框架的沉重壓力之下,幾乎要向北京繳械投降。然而,上周歐盟卻似乎驟然醒悟,罕見地做出了絕然相反的決定。

文章介紹說,歐盟委員會宣布要成立一個監督外資在歐盟投資的委員會,中國顯然是此一委員會瞄準的目標。據統計,2016年,中國對歐盟的投資金額超過了過去十年中中國對歐盟的總投資額。歐盟還決定降低在對中國進口商的評估級別,認為這些中國生產商享受了來自中國政府的非法經濟補貼。此外,歐盟對中國的貿易立場的改變還包括去年夏季,歐盟決定對大批量進口歐盟反傾銷調查針對商品的歐洲企業徵收追加稅。作者引述一名歐洲議員的話指出,在國際貿易領域,歐盟已經不再是地球村的傻瓜,而是要成為一個保護歐盟成員國的機構。也就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提出的要建設一個保護成員國的歐盟。

作者認為,在對待中國的貿易問題上,歐盟似乎正在調整其立場。不過,對這一過程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應該是歐洲議會。去年五月,歐洲議會以壓倒性多數的優勢通過了一條決議案,呼籲歐盟委員會在貿易問題決不向中國屈服。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成員向回聲報表示,他在同歐盟的企業以及工會交流中發現,受到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威脅的不僅僅是歐盟的鋼鐵行業,歐盟的其他行業,例如玻璃,瓷器,造紙以及自行車製造行業也受到同樣的威脅。這就是歐洲議會為什麼堅決反對的主要原因。

當然,歐盟內部陷入嚴重危機以及中國過剩的鋼鐵產品威脅歐盟的鋼鐵行業等等一系列原因都導致今天歐盟立場的轉變。確實,時代也在改變,就拿歐盟與加拿大自由貿易談判來說,在過去,民眾對類似的談判並不感興趣,而今天卻成為了輿論的關注焦點。而在歐盟內部,一向主張自由貿易的英國正在失去其在歐盟的影響力,而德國也正在向法國的立場靠攏,去年二月,法德共同簽署了一項提議,呼籲歐盟委員會加強保護歐盟國家的經濟利益。而法國政府也吸取了此前的教訓,謹慎地隱藏在歐盟的後面,拒絕向媒體作出直接的評論,以此避免來自北京的制裁性反擊。最後在馬耳他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時,馬耳他作為一個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立場中立的國家,成功地組織了成員國之間的對話,最終協調了各方的立場。作者最後總結說,歐盟在對待中國貿易問題上最終達成一致,這充分說明,儘管歐盟是一個臃腫的機制,但是,在關鍵時刻,尤其是承受來自外界的巨大壓力時,歐盟還是可能集體行動,並且採取靈活的方式。

除了以上與中國有關的報道之外,周三法國各大早報普遍聚焦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局勢的演變以及周二法國公務員罷工事件。費加羅報與解放報的頭版標題都是,加泰羅尼亞獨立的程序被暫停。如果說左右翼兩大報紙都一致認為加泰羅尼亞獨立道路將面臨諸多風險的話,解放報認為倘若獨立是加泰羅尼亞絕大多數民眾的意願的話,那麼,這一意願是不可能長久遭受壓抑。而費加羅報則強調加泰羅尼亞獨立將引發多米諾效應,導致歐盟內部四分五裂,最終削弱歐盟的影響力。法共人道報強調法國公務員周二的罷工遊行活動的成功就在於各大工會組織之間的團結。天主教的十字架報則無奈地提問道,在今天宗教壓力,尤其是伊斯蘭教影響日益加劇的法國,是否還有可能自由地討論世俗性等問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