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經貿

美國清盤人入稟香港法院控畢馬威拒絕交出中國客戶帳目

據路透社報導,畢馬威KPMG會計師事務所數名現任和前任的合夥人,由於拒絕交出現已破產的美國上市公司中國醫療技術的核算底稿,被美國清盤人在香港法院入稟控告藐視罪名。

KPMG 標誌
KPMG 標誌 網絡
廣告

報導形容,案件凸顯了處身於中國與海外監管機關中間的會計師,一方面是拒絕交出文件的中方,另一方面卻要面對海外機關的處罰。

 

香港高等法院乃於2016年下令畢馬威交出中國醫療技術的核數文件、信件往來及紀錄,予中國醫療技術的清盤人保華(Borrelli Walsh)。

不過,畢馬威拒絕在沒有中國機構的書面授權下提交有關文件,認為若這些文件含有國家機密或敏感資訊,負責為中國醫療技術進行實地核數工作的畢馬威中國聯營公司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將會就此觸犯國家安全法。

報道指,畢馬威及保華均拒絕作出回應。

香港和美國的監管機構一直就中國企業及其核數師是否要交出核數底稿爭論不休,甚至一度令這些美國上市中企,面臨無法核數以致要除牌的風險。雖然於2013年,美國和中國的監管機構就交換文件簽署沒有約束力的協議,但中國官員仍然反對海外監管機構的審查,及拒絕讓文件離開中國。

報道引述北京大學管理學系教授Paul Gillis指,會計師行仍是左右為難,因為它們需要依從所有營商地方的法律。今年7月,美國核數監管機構才吊銷了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的註冊,就是因為其不願意應要求提交中國的核數文件。

較早前美國司法部門指控中國醫療技術主席吳曉東和首席財務官唐德雲進行證券欺詐及合謀電信欺詐,於2008年及2010年將兩次發行可換股債券籌得的4.26億美元資金據為己有。

畢馬威自2003年至2008年期間,為中國醫療技術發出核數報告,但自2009年8月改由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PwC Zhong Tian)接手。

案件糾纏了多年。早在2010年,美國的上市公司會計監察委員會(PCAOB)向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安永、德勤和普華永道在中國的分公司進行審閱。同年10月,中國方面拒絕與PCAOB合作。美國的PCAOB之後停止接受來自中國的會計師公司的申請。

2011年至2013年期間,PCAOB、美國證交會、中國財政部以及中國證監會商討聯手監察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帳目。

2012年8月,香港證監會開始對香港的安永事務所展開行動,因為該會計師事務所駐大陸的辦公室拒絕交出中國公司標準水務的審計文件。

2012年10月,中國准許PCAOB觀察中國官方的審查行動。同年年底,美國證監會控告拒絕交出文件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主中國辦事處以及BDO會計師事務所違反證券條例。

2013年5月,PCAOB與中國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達成無約束力的協議,在若干案件合作和相互交換審核文件。

2014年6月,美國證監會受到安永交出有關標準水務的文件。

2015年6月,美國證監會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達成協議,每一家會計師公司願意付出50萬美元作為了結調查的條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