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中國

第90屆奧斯卡獎 《紐約時報》刊文:中國電影為何與奧斯卡漸行漸遠

第90 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4日在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紐約時報》發表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訪問學者郝建的文章,探討中國電影與奧斯卡漸行漸遠的原因。

美國電影奧斯卡金像獎
美國電影奧斯卡金像獎 網絡
廣告

文章寫道:看看中國電影與奧斯卡的文化對話,或許能讓天問有答。與其他奧斯卡獲獎作品一樣,最佳外語片的魅力就在於其精巧呈現的視覺敘事,以及它底層隱含的個體尊嚴價值觀和共同倫理。在評選機制上,它與那些政府欽定或者七八個評委裁奪的獎項截然不同,它由六千多評選人共同投票選出贏家。而中國操辦選送奧斯卡事宜的是中共宣傳部領導的電影局,他們奉行的潛規則當然是注意上級的眼色、高層的頤指氣使。

文章分析從1979年以來中國曆年選送的奧斯卡參賽作品,指出,可以隱約發現一條大致的變化曲線。這就是由1980年代對世界文明潮流的追求、接近,到 1989年“六四”之後卻逐步轉向以我為主、政治第一。以我為主,就是強調中國特色、確立文化主體性,政治第一就是彰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2017年,中國政府報送的作品是《戰狼2》,它在這個變化曲線上點畫出一個民族主義的巨大里程碑,一個強國宣言的閃亮高點。

文章寫道:在中國和西方,都有許多觀眾左翼學者喜歡強調好萊塢也有愛國主旋律,似乎好萊塢建立在個人主義基礎上的愛國與中國的主旋律電影中的國家主義難分軒輊。在我看來,中國電影與奧斯卡獎漸行漸遠具有其內在必然性:因為兩者的內在價值觀截然不同。北京電影學院退休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訪問學者崔衛平認為,中國的主旋律電影與西方主流電影大相徑庭:“中國存在一個凌駕於一切之上的、不可以被質疑的權力。這種權力所秉持的價值觀崇尚暴力,強調屈辱感、受害者心態,在某種悲情中將外部世界與中國對立起來,只要是以這種價值觀指引的電影,就不是引發人性中的善,而是釋放人的狼性。”

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中國在全球政治舞台上也顯露出某種帝國思維,試圖輸出或改寫世界秩序。藉助《戰狼2》,難道中國政府是在向好萊塢發出決絕的告別信和高調的文化宣戰書?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