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中國/政治

京官稱刪「港人治港」為精簡報告作「大貢獻」 泛民斥「廢話」

提交人大審議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在港澳部分沒有提及「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引起輿論關注,有人質疑是中央政府要削弱港人自治成分,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曉明給出一個不知是認真、說笑抑或輕蔑的答案: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太多,一字難求,削減12個字「也可以說對政府工作報告精簡篇幅一大貢獻」。

圖為中國主席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2018年3月3日出席第13屆全國政協開幕式
圖為中國主席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2018年3月3日出席第13屆全國政協開幕式 路透社照片
廣告

中國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長19880字,12個字占報告的0.06%。從時間上來說,以一般速度,讀少12個字可洞省4秒。

張曉明昨(9日)在中國人大代表會議後響應提問時表示,注意到省略有關字眼引起了港澳人士一些猜測,他解釋,省略是基於三方面的考慮,一是因為「一國兩制」方針是一個總概念,已經包含了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及高度自治;二是從實情看,更要強調的重點是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執行要全面準確;第三是節省篇幅,省去12個字算是對精簡篇幅的「一大貢獻」。

張曉明強調,中央對港澳事務歷來是高度重視的,而事實和歲月足以證明,「一國兩制」已經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他引述習近平說,一國兩制是成功的,受人民擁護的,張反問,既然如此,有甚麼理由要去改變它?

泛民主派的公民黨主席梁家傑直斥張曉明的節省篇幅論是「借口」和「廢話」,欲藉此讓港人逐漸放低中國的承諾。

建制派的中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則認為,張曉明就省略字眼作出解釋,是要澄清港人指省略是表明中央會加強管制香港的誤解。他指出,尊重「兩制」不能排除「一國」,「兩制」須在「一國」框架內。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