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

林毅夫呼籲加大開放“迎戰”美國避免掀起國內民族主義

針對如箭在弦的中美貿易戰,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多名專家29日在“郎潤格政”論壇指,美國也不能借貿易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甚至可能出現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的情況,呼籲中國穩住陣腳,避免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產生,並加大開放,以高姿態“迎戰”。

資料圖片:中國遼寧某特種鋼工廠。攝於2018年3月27日
資料圖片:中國遼寧某特種鋼工廠。攝於2018年3月27日 圖片來源:路透社/Stringer
廣告

明報引述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指,美國貿易逆差源於國家儲蓄率低下,而高科技的興起使得國內中產逐漸減少,特朗普基於民調壓力向中國加收關稅,“你仔細看美國對中國涉及的徵稅,都和(中國製造)2025有關,這是美國的戰略專家想藉此遏制中國的崛起”。

所謂“中國製造2025”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提出的製造戰略計畫,也是中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該計畫於2015年5月8日由國務院公布,5月19日正式印發,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達成從“製造大國”變身為“製造強國”的目標。

林毅夫建議中國需要保持定力、進行改革,並與美國展開談話。他認為中國也需反制,使特朗普在國內的選舉受到影響,同時還需加強輿論引導,站在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道德制高點和WTO框架下抗訴,還需避免國內民族主義的興起。

報道又引述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表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相對於中國的出口總額度僅占非常小的比重,因此制裁的作用微乎其微,他解釋,中國的技術實力提升得最快的方式是通過併購進行,如果不出意外,美國將與歐洲聯手對中國的收購和技術展開封鎖。

姚洋並指出,更大的開放和降低關稅可以培養和建立中國的中產市場,對中國有利。他指出,中國需汲取美蘇冷戰的教訓,在“一元多極”的秩序下增加自己的地位和話語權,以開放回應特朗普的“倒行逆施”。

北大學者們上述的論調,與早前人民大學學者向松祚棒喝中國國內一群頭腦發熱向美國叫板的文章,基調上不謀而合。向的文章並且警告大陸某些學者和傳媒在中美貿易戰一味煽動民族情緒,只會耽誤國家大事,貽害子孫。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