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費加羅報:劉霞獲自由並不意味着北京放鬆監控

發表時間:

七月十三日,是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一周年紀念日,費加羅報在國際版刊登了該報駐京記者的文章,文章的標題是:劉曉波逝世一周年之後,北京繼續追捕異議分子。

廣告

文章強調指出,劉曉波的遺孀劉霞日前得以離開中國並不意味着北京放鬆了對異議分子的監控。

文章介紹說,在劉霞離開北京前往柏林的前幾天,法新社記者成功地突破了國保的監控,採訪了被軟禁在北京的劉霞,劉霞告訴記者,她在一塊巨大的白布上用黑墨水不斷反覆地記下2017年7月13日,劉曉波去世的日子。

解放報指出,如果說,在西方,劉霞剛剛抵達的柏林7月13日舉行了盛大的悼念劉曉波的紀念會的話,在中國國內,北京當局封鎖了所有有關劉曉波的信息。去年,那些身穿着印有劉曉波文字的T恤衫試圖悼念劉曉波的人都遭到了警方的拘押。而今年,中國著名意見人士胡佳向費加羅報透露說,他目前已經被迫離開北京,警察將他帶到遠離大海的地方,不過,胡佳表示,7月13日夜晚,他依然把一把鮮花與劉曉波的畫像放在一張空椅子上,以此表達對劉曉波的哀思。解放報評論說,劉霞雖然終於離開了北京,但是,北京政府並沒有放鬆對意見人士的鎮壓。就在劉霞抵達北京的同一天,中國老牌政治犯,早已深受牢獄之災的64歲的秦永敏被當局再度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13年的監禁。此外,2015年被當局逮捕的“709”維權律師以及活動分子中依然有人與外界失連,維權律師王全璋就是其中之一,雖然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今天已經獲釋,但是,他們中也有人被判處重刑。除了709案之外,當局有逮捕了又一批律師,余文生律師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中國新疆地區的人權狀況急劇惡化,為了打擊分裂主義與極端主義,當局將數萬名維族人關押在再教育營地,據一位德國學者的介紹,這些維族人在再教育營地接受政府的洗腦教育。費加羅報最後感嘆說,2010年,劉曉波曾經在寫給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的文稿中寫道:中國最終會成為一個法治國家,一個人權大國,不過,今天看來,這一天,依然十分遙遠。

費加羅報在同一版面刊登了該報發自伊斯蘭堡的文章,介紹了昨天周五在巴基斯坦監獄渡過第一天的巴基斯坦前總理沙里夫,沙里夫譴責對他的判決是一場政治審判。巴基斯坦即將於本月25日舉行立法選舉。

除了以上報道與評論之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英國的訪問,美國司法部門對12名俄羅斯間諜的指控;法國政府加強國慶節以及世界盃足球賽期間的安全防備工作等等都是周六各報關注的重點內容。

今天七月十四日是法國的國慶節,但法國各大早報的聚焦點是即將於明天周日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法國隊與克羅地亞隊的決賽,左翼解放報與右翼費加羅報罕見地異口同聲地指出,法國舉國上下都團結在法國足球隊的背後。不過,兩大報刊的社論文章則聚焦點不盡相同。如果說,費加羅報強調無論法國隊球員來自何處,無論他們目前在歐洲的哪家足球俱樂部打球,今天他們都是法國藍的象徵。左翼解放報的社論文章的標題則是開放,文章對比來自多個種族族群法國足球隊隊員與幾乎是清一色克羅地亞球員,文章警告說,克羅地亞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這一前奧遜帝國的邊緣的省份經由了一場殘酷的戰爭之後才走向獨立。不過,解放報文章同時也指出,克羅地亞也曾經頑強地抵抗了德國納粹,並且在獨立之後不久就提出要求加入歐盟。

天主教的十字架報則聚焦法國國慶節閱兵式的準備活動,特別跟逐報道了參加閱兵式的法國空軍的排練活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