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國際/媒體

外國駐華記者協會:紮西文色案傳遞出接受外媒採訪會遭判刑的信息

外國駐華記者協會周五(9月7號)對藏人紮西文色因接受《紐約時報》採訪而被終審判處五年刑期感到“震驚”,認為此案會影響外媒在中國採訪可獲得的信息來源。

藏人紮西文色(Tashi Wangchuk)資料圖片
藏人紮西文色(Tashi Wangchuk)資料圖片 Amnesty International
廣告

法新社報道,青海藏民紮西文色是藏族文化維護者,他譴責青海省忽視在學校推廣學習藏語,並認為這是對當地藏族文化的抹殺。他於2015年接受專題紀錄片採訪時,告訴《紐約時報》,雖然禁止藏語學習是有違中國憲法的,但中國當局正在慢慢地消除青藏高原上的學校和商業領域中的藏語。《紐約時報》2016年發布了標題為"一名藏人的追求正義之路"的視頻,紮西文色在紀錄片播放兩個月後被捕,今年五月份以“分裂國家”罪被判刑。幾天前,他的上訴遭到法院駁回,法院認為他歪曲事實,抨擊國家對少數民族政策,發表破壞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言論,因此決定維持原判。

外國駐華記者協會對此表示“關注和震驚”,指出該判決主要基於他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的談話而定。協會主席在一份通告中說,這個判決向信息來源者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 即如果接受外媒採訪,就可能遭到法律嚴懲。但若信息源頭不能在沒有恐懼的前提下接受記者採訪,外界就無法明確地了解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  中國的實情了。

法新社報道還指出,不少國際媒體都對中國不斷為與少數民族有關的敏感問題的採訪設置障礙頗有意見。比如,外國記者若想前往西藏自治區進行報道需要特別許可證,但沒有任何記者成功從當局獲得到過許可。

美聯社指出,按照這次的判決,紮西文色應該在2021年被釋放。但中國的政治犯往往會受到另外的限制,包括釋放後被軟禁。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