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

中國治污瞄準央企與國務院相關部門 明年起震懾問責

中國環境部承諾強化治理污染的力度,明年起將國企央企,國務院有關部門納入督察範圍,強化震懾,嚴肅問責。

河北省一家鋼廠背景下的中國國旗
河北省一家鋼廠背景下的中國國旗 路透社Thomas Peter供圖
廣告

中國生態環境部本周五宣布,將在明年強化污染的監控和治理力度,監測領域重點包括精鍊石油和化學工業等領域,同時將把央企和國務院相關部門納入督察範圍。

環保督察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劉長根在12月28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該部將從2019年1月1日啟動為其3年的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之後在用1年時間來完成第二輪督察的重點打擊“懶政,惰政,消極整改,假裝整改”的“回頭看”程序。

根據中國生態環境部的計畫,2019年進行的第二輪環保督察將把國企納入督察範圍,“嚴肅問責,強化震懾”,推進督察的法規建設,完善督察體制。此前的第一輪督察從河北省試點開始,在2017年12月完成了中國31個省份的環保分工,督察方案,以及幹部追責的覆蓋,並在2018年進行了第一輪督察的“回頭看”流程,當中發現了廣東練江治理進度滯後,吉林遼源黑臭水體整治敷衍,山東非法劣質柴油生產等問題,共計罰款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劉長根表示,第二輪督察將視情況,使用衛星遙感,紅外識別,無人機等技術,對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環保責任重大的央企進行督察,同時呼籲企業在環保方面“不能固步自封,必須適應新的要求”。對於近兩個月以來中國北方地區出現的空氣質量下降問題,他表示政府沒有軟化監管力度,冬天的單戶取暖和沙塵暴是空氣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