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政治

可“抗審查”和“去中央化”的區塊鏈技術下月中開始實名登記

由於電腦的區塊鏈技術含有“抗審查”、“去中央化”和“不可竄改”的特性,顯然已經成為北京嚴加管制的對象。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今年2月15日起施行,內容包括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落實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制度,以及不得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或者製作。

中國國徽與國旗
中國國徽與國旗 網絡
廣告

區塊鏈技術衍生的虛擬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或以太幣,完全在沒有“中央銀行”的監管下,得以在網絡上自由交易和流通,凸顯了其“去中央化”的特性。而先前中國傳出“北大性侵案上(區塊)鏈”以及“疫苗之王上鏈”事件,民眾透過區塊鏈不可攥改的特性,記錄了政府不願意公開的事件,繞過中國控管互聯網名為“長城”的防火牆,區塊鏈的“抗審查(C-R,Censorship-Resistant)”能力,顯然已經引起了中國政府關注。

根據信息辦的官網,從下個月15日開始實施的《規定》指出,區塊鏈信息服務,是指基於區塊鏈技術或者系統,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指向社會公眾提供區塊鏈信息服務的主體或者節點,以及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主體提供技術支持的機構或者組織。

《規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信息內容安全管理主體責任;配備與其服務相適應的技術條件;制定和公開管理規則和平台公約;落實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制度;不得利用區塊鏈信息服務從事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或者製作、複製、發布、傳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內容;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和服務協議的區塊鏈信息服務使用者,應當依法依約採取處置措施。

《規定》要求,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填報備案信息,變更服務項目、平台網址等事項或者終止服務的,應當辦理變更或註銷手續。服務提供者開發上線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

《規定》強調,違反《規定》相關規定的,由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本規定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相應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