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歐洲/政治

中國人大會議開幕 歐盟商會呼籲開放市場

中國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將於今天上午開幕。本屆人大可望通過外商投資等重要法案,中國歐盟商會對立法禁止強迫外商轉移技術表示歡迎,呼籲中國落實市場開放的承諾。 

中國政協代表排隊入會。
中國政協代表排隊入會。 路透社。
廣告

《中央社》報道,在人大會議開幕前夕,,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主席代開樂(Carlo Diego D'Andrea)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經濟下行的壓力讓中國本地經濟學家也很擔心,中國政府必須有所作為,歐盟商會期待本屆人大能提出具體的改革時間表。

據稱,中國歐盟商會由在中國經商的1600家歐洲企業組成。代開樂表示,中國現在債務問題到底有多嚴重,外界很難判斷;許多外商在中國生產,對美國出口,美中貿易戰讓外商也很不安。

代開樂認為,中國改革的第一步,應該是將國有企業瘦身與提高效率。不過,最近中國政府卻反其道而行,擴大國企規模,顯然是擔心改革會造成失業,衝擊社會穩定。

在美國施壓下,本屆人大將通過外商投資法。代開樂表示,中國早在2013年就有相關草案,目前的立法是將現存規定綁在一起,沒有改變對外商的差別待遇。他強調,在中國,理論與實際經常是兩回事,外商在各地受到不同的限制,中國多年來開放市場的承諾一直沒有兌現。他認為,中國應該落實改革,無需做更多的承諾。

對這次人大可望立法,禁止強迫外商轉移技術,代開樂表示歡迎。他表示,根據歐盟商會2018年的調查,19%的會員企業為了進入中國市場,被迫轉移技術,這次立法意味着中國終於願意麵對問題。

另據路透社消息,歐盟四名資深外交人士日前和與中國聯繫密切的官員表示,他們對一些多年來久拖不決的商業問題正在失去希望,包括已經進行將近10年的旨在增加投資流動的一項特別條約磋商。 一位歐盟資深官員稱,“中國人說的都沒錯,可一到了做決定的時候,他們就一拖再拖”。他提到了中國未能在10月的最後期限之前敲定一項協議、對歐盟的食品名稱保護體系予以承認。

歐盟領導人將於3月21日召開峰會,儘管會議議程仍以英國退歐為主,但還將多年來首次討論對華政策。除此次會議外,歐盟還將召開一系列高級別會議,隨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意大利和法國,歐盟也將與中國在4月9日舉行峰會。

歐盟的外交活動日漸頻繁,包括由特使、專家以及外交部長組成多個特別委員會,這標誌着中歐關係將接受一次新的綜合重估。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