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法國專家:歐洲是中美俄大國競爭中的“軟柿子”?

發表時間:

習近平結束歐洲之行後,美國“紐約時報”即在3月27日刊登法國“世界報”(Le Monde)資深編輯和觀點欄目作者西爾維·考夫曼(Sylvie Kauffmann)的文章,分析評論處於中國美國俄羅斯三大強國之間的歐洲的困難處境。中文標題為:歐洲是中美俄大國競爭中的“軟柿子”,“軟柿子”是中國時髦說法的翻譯,原文是“軟目標”(soft target)。

德國總理默克爾、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資料圖片
德國總理默克爾、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資料圖片 法新社圖片
廣告

作者的描述先從巴黎開始:“巴黎  想象一下,歐洲是雷達屏幕上的一個目標,你可以看到到處都是紅色警報在閃爍。歐洲正經受一場混合式攻擊,四面楚歌。攻擊者並沒有協調一致的行動,目標也可能各不相同。但這些閃爍的含義顯而易見: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新的大國競爭中,歐洲已經成為了犧牲品。它對日益衰落的西方的政治忠誠、它的內部分裂、它誘人的資產及其擁有5億消費者的市場,使之成為一個理想的目標。”

短短幾句開場白,作者生動描繪出歐洲為何身處各方敵意之中的複雜處境。而就在這塊“軟肋”上的意大利和法國,一周來鋪下紅地毯接待正與美國打貿易戰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文章接着逐一介紹俄羅斯,美國和中國對歐洲的不同攻略。

俄羅斯

俄羅斯是歐洲最熟悉的朋友和敵人,一段時間以來,曾經是共產黨國家的俄羅斯卻向歐洲國家的極右翼和反建制政黨提供援助,“莫斯科用來破壞民主選舉進程和歐盟凝聚力的一系列手段,如今已成為我們的政治景觀的一部分。”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而遭受的5年制裁,既沒有削弱克里姆林宮干預歐洲事務的胃口,也沒有阻止俄羅斯做有利可圖的生意。”俄羅斯成功地擴大了其在一些歐盟國家的經濟足跡,尤其是在奧地利、意大利和荷蘭等相對友好的國家。俄羅斯官方媒體機構“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法語版在法國非常活躍,包括傳播有關法國“黃色背心抗議的真真假假的新聞。他們持續報道抗議中的一些最為暴力的衝突,在YouTube上廣受歡迎。

中國

中國對歐洲的影響方式則不同:“打着呼應馬可·波羅“新絲綢之路”概念旗號,習近平主席希望在經濟上將歐洲與中國聯繫起來。這意味着購買雅典的一處港口和其他一些通往南歐的重要門戶。“更大膽的是,周六,歐盟創始成員國之一的意大利簽署了一份支持“一帶一路”倡議項目的諒解備忘錄,這是習近平此次訪問的亮點。

中國不再滿足於邊緣地帶,正以更堅定的態度瞄準歐洲的心臟:華盛頓和布魯塞爾對習近平在意大利採取的行動表示不滿,而北京變本加厲。

美國

被認為是歐洲最大盟友的美國正在和中國展開一場關於貿易和技術優勢的大戰,其中貿易戰已減緩了歐洲的經濟增長。“在一個正常的世界裡,華盛頓會讓它的歐洲盟友加入戰鬥。但這不是一個正常的世界。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要麼將歐洲視為競爭對手,要麼視為附庸。”

“特朗普政府每周都在進行新的恐嚇。在2月中旬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副總統邁克·彭斯命令歐盟各國政府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停止“破壞”美國的制裁,歐洲公司也在這些制裁的懲罰範圍內。法國和英國的國防官員也被激怒了,因為他們跟隨美國進入敘利亞,美國卻單方面決定撤軍,同時要求法國繼續留下。

隨後,美國警告不要選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來開發第五代無線網絡(5G),美國駐德國大使警告,如果選擇華為,美國將採取限制情報共享等報復措施。美國駐歐盟大使警告,如果歐盟限制美國公司參與歐洲軍事項目,美國將採取報復行動。特朗普威脅稱,如果複雜的貿易談判沒有取得進展,歐洲將遭受“嚴重”的經濟損失。華盛頓有報道稱,特朗普想讓歐洲國家為美國在歐洲的駐軍買單,再加50%以獲得美國駐軍這個優待。

歐洲如何面對挑戰?

“歐洲是一個軟目標。它是一個由28個國家組成的緊密團體,但不是一個聯邦國家,而受其複雜決策過程的阻礙。英國脫歐的混亂將不可避免地留下印記。正如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諾拉(Pierre Nora)所指出的,歐洲人曾經是世界的主人,現在卻被推到了邊緣。”

“但歐洲不是必須接受失敗,歐洲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警鐘。他們必須決定,他們是否可以設想歐洲大陸被更大的強國在競爭中瓜分的前景,還是希望重新獲得足夠的集體力量和常理意識,以便控制自己的命運。5G網絡將是一個考驗。儘管華為在技術上處於領先地位,但外界對其安全性仍存在強烈質疑。歐洲也有其他選擇。歐洲本身就有成為參與者的技術能力。那會很昂貴。所以,政治問題來了:我們是想抓住這個機會,還是坐等機會過去?”

該文也指出歐盟德法兩國間的分歧:3月5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莊嚴呼籲“歐洲復興”的文章提出:歐洲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市場。它也是一個形象, 歐洲文明“保護着我們,令我們團結起來,令我們自由。”但默克爾的接班人德國基民盟新任領導只是作出了低調回應。

作者認為:法德“這兩個關係密切的歐洲主要國家之間缺乏共識,顯示出挑戰有多麼大。然而,在中國問題上,他們似乎終於準備好一起行動了。法國總統馬克龍意識到對抗中國分歧製造戰略的緊迫性,已邀請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歐盟主席周二在巴黎與他一起會見習近平。

作者西爾維·考夫曼文章結尾略顯悲觀,但該文引言更多含警示:“面對普京的俄羅斯,習近平的中國,和特朗普的美國,成為(攻擊)目標的歐洲只有一個選擇:要麼團結一致,要求被排除出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