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胡耀邦

英國金融時報: 胡耀邦豐厚遺產可為80年代未完成轉型補課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刊登署名王明遠的文章:“胡耀邦與中國未竟的現代性轉型”,認為:像胡耀邦這種能夠看清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並能主動推動歷史發展的人少之又少,因此長久為人懷念。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30周年祭日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30周年祭日 中文網絡照片 DR
廣告

就胡耀邦留給未來中國的遺產,該文寫道:“80年代雖然漸漸遠去,胡耀邦和其他改革初期關鍵人物也已經作古,但是80年代開啟的現代性轉型仍然是未完成時。鑒於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的驚人的成就,一些人認為中國已經獨闢蹊徑,找到了一條完成現代化的“中國方案”或“中國模式”。然而,蘇聯東歐的經驗表明,任何國家完成工業化之後,都面臨社會現代性轉型的問題,如果一味迴避或堅信可以繞過這個問題,仍然面臨被時代拋離的危險;拉美等國家的“中等收入陷阱”也表明,如果沒有現代性的社會做基礎,經濟現代化的成果也不能得到保障。所以,不管經濟發展走得多麼超前,都逃離不了要對80年代未完成的現代性轉型補課的問題。這方面胡耀邦為未來中國留下了豐厚的遺產。

其一是他的價值遺產,即80年代的思想啟蒙已經讓包容、民主、自由、法治、平等這些理念深入人心,這些觀念已經成為社會心理的底線,任何個人、組織機構都不敢再做出公然違背這些價值的事情來,這無形中也是對公權的約束和對私權的保護。

其二是他的道德遺產,胡耀邦一生恪守不戀權力、清正廉潔、無私忘我、胸懷若谷、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操守,被視為“中共的良心”,胡耀邦的道德形象既是後世政治家的模範,也是對他們的鞭策。

其三,胡耀邦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政策遺產,對未來處理改革的重要領域或尖銳問題有參考價值。比如,對於處理言論問題,他提出理論不設禁區,對待不同意見,不要隨便抓人、不要隨便點名批判、不要亂打棍子;對於國有經濟改革,他提出要防止“全民所有”變為“全民所無”,主張國有資源的利益全民共享共有。胡耀邦當年的言論思考和他領導制定的改革方案,至今讀起來都振聾發聵,說深度和前瞻性是後世未曾有過超越,也不是溢美之詞。

該文認為:對於一個政治家,只有當他所堅持的政治理想已經實現,或者脫離這個社會的需要時,他才成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歷史人物。從這個角度而言,胡耀邦不是歷史的過去時,是現在時,也是將來時。這也是他去世後30年的今天,人們仍在懷念他的原因。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