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社會/政治

林鄭月娥閉門會見民間人士參與對話 被提及“五大訴求”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周一與約20名來自香港社會各界的人士進行會面。據《南華早報》報道顯示,他們中多為約在20歲或30歲的青年人。會上,不少人向林鄭月娥提出了民間的“反送中五大訴求”,要她和港府作出回應。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資料圖片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報道稱,與會的參與人士大多為青年人,他們被指並不顯示出屬於任何政治派系。此次見面會一共持續了約3個小時。在座的港府高級官員還包括教育局長楊潤雄、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林鄭月娥被指因公事,在與會約1小時後中途離開,而楊、劉二人則全程在場。一名與會的人介紹稱,此次林鄭月娥閉門會見民間人士的舉動是在中聯辦提議下進行的。會上,有不少人提出民間“反送中五大訴求”,特別是包括撤回《逃犯條例》、及對過去抗議活動中的警民對峙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等。據香港01報道,一名會見出席者表示,最初是希望了解如何與政府對話以及表達訴求,並感覺到林鄭月娥知曉他們的訴求,但沒有提及如何解決當前的社會問題,坦言“唔知個會幾有用”。

這名出席者介紹稱,會面先由林鄭月娥發言,她表示會面無特定立場或主題,只希望了解年輕人意見。隨後各參與者輪流發言,內容涉及民間“五大訴求”、警察對示威者使用過度武力,以至建制派情況等內容。而在談到上周日荃灣衝突示威者與警方暴力再度升級的事件,該名出席者援引林鄭月娥的話說,“警隊因而需使用武力,不希望予人暴力有用的印象”。當天的抗議活動期間,荃灣發生警方與激進示威者之間的暴力衝突,在場警察第一次向空中開槍並動用水炮。香港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謝振中則在周一的記者會上辯解稱,開槍警察是面對數百名示威者,迫於警方人少,在多次警告無效下,才放棄警棍強化警告的無奈之舉。

對此,部分建制派議員批評示威活動中暴力再現,而民主派議員反駁說,港府和警方都需要承擔責任,因為港府提出了《逃犯條例》修法,導致爆發一連串的抗議行動,警方則是對反政府示威者進行選擇性的執法。另在談及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問題時,與會者引述林鄭月娥的話稱,警隊很抗拒這一建議,她認為需顧及整個警隊,指不能影響他們工作,並重申現時最重要是制止暴力。此外,還有出席者問及修例風波對建制派的傷害,據出席者引述,林鄭月娥對此表示理解,認為事件需靠“大環境”為建制派“舒壓”。

報道還指出,一些在場人士提出,林鄭月娥不需要同時對民間“五大訴求”加以贊同,但應該將徹底撤銷修例和建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作為回應市民要求的第一步。與會人士介紹林鄭月娥則答覆稱,完全撤回修例是件難事,但並未就其原因加以進一步說明。參會的新思維副主席黃俊琅指出,林鄭月娥在會上主要聆聽意見並加以筆記。她還一度表示,“我完全接受你們的意見和批評”。出席者引劉江華介紹稱,當天港府共舉行了三場對話,希望同時減少暴力和建設對話平台。楊潤雄則在發言中提出,現時運動“無大台”沒有主辦方政府難以找談判對象,並會小心處理網上資料。他在談到教育局給予教師的開學指引,強調指引具彈性,目的是希望下周開學時學校平靜有序,並稱會研究如何改善專為大專生而設的學費資助和貸款計畫。

另據香港電台報道,同樣在當天,港府二號人物政務司司長張建宗重申,政府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已經“畫上完整句號”,“也的確回應示威者的訴求,但回應和答應是兩回事”。張建宗還說,政府亦吸收法國“黃背心”運動的經驗,指當地不斷舉辦過萬場公開地區論壇,而特區政府也會深入民間,虛心聆聽。他重申要對話才能解決問題,並稱政府溝通的大門一直打開,樂意與市民在任何時間和地點溝通,歡迎市民坦誠表達對政府的不滿,“打開天窗說亮話,尋找最大公約數”。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