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經濟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

發表時間:

以色列立法選舉投票、沙特阿拉伯石油開採設施遭遇襲擊引發原油市場價格飆升、以及美國與伊朗關係由此而進一步緊張,是17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特別關注的國際話題。此外,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刊登文章,報道朝鮮難民在中國的遭遇;財經報刊《回聲報》和《費加羅報》經濟副刊均發表文章,關注中國經濟下滑趨勢。《回聲報》也報道了中國蒙牛集團有意收購澳大利亞乳業集團的消息;《費加羅報》介紹了中國國內的豬肉漲價危機以及電訊巨頭華為規避美國方面的抵制的努力。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國經濟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

關於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回聲報》駐京記者的文章寫道,今年夏季以來,中國經濟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工業生產為17年來最低,內需也未能接替出口對中國經濟的帶動功能。政府最近幾個月採取的措施沒能奏效。經濟活動在8月份進一步減緩。中美貿易戰以及全球需求疲軟對中國出口形成壓力,但這並不是中國面對的唯一難題,家庭和企業信心也在消解。澳新銀行的經濟分析師向該報表示,內需本應是中國應對美國貿易戰的防線,但其實並沒能成為增長的主要動力。零售業增長低於國民生產總值目標。北京當局沒能提振汽車市場,汽車銷售連續15個月萎縮。但報道指出,目前看不出北京當局有意推出強有力的刺激經濟方案。至於貿易戰,報道指出,中美雙方近日雖然都釋放善意,但倘若談判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貿易戰可能在10月就再度升級。該報以整版篇幅刊登一份調查,分析誰在中美貿易戰中獲利。根據這份調查,中國對美出口今年上半年下跌12%,美國對華出口下跌19%。關稅大戰加速企業向成本更低的國家轉移。越南、澳大利亞和墨西哥都是這場貿易戰的主要獲益者。

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快於預期

《費加羅報》經濟副刊的相關文章強調,中國政府正為增長可能低於6% 做輿論準備。報道指出,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中東地區緊張關係引發的石油危機、世界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等等,都為中國政府解釋增長放緩提供了理由。總理李克強表示,儘管有下行壓力,但經濟仍然穩定,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強勁的國家。但是,很多經濟學者質疑中國統計數字,認為實際情況可能更糟。清華大學一名教師解釋說,沒有人相信這些數字。實際情況是經濟放緩的速度快於預期,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很快就會跌至6%以下。人民幣對美元彙率如今跌至11年來最低水平,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增長放緩的現實。

豬瘟疫情有可能延續到明年

《費加羅報》駐京記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報道了前所未有的豬瘟疫情在中國引發的危機。文章指出,豬肉市場緊俏,比特朗普的貿易戰,比香港的政治危機,都更讓中國當局緊張。肉價飛漲,衝擊百姓生活,也讓本已增長放緩的中國經濟更顯脆弱。今年8月,豬肉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47%,食品價格上漲10%,這是自2011年以來,從未有過的現象。肉價上漲讓本已經因為貿易戰而對經濟前景多有不安的中產階層,更加信心不足。豬肉危機讓政府措手不及,緊急出台各種措施,安撫民心,緩衝危機的經濟影響,尤其是由此而來的價格上漲。但事實上,專家認為,豬瘟疫情的規模超出了政府預期,由於沒有疫苗,疫情有可能延續到明年。一家研究機構的報告預期,明年初,豬肉價格有可能漲幅達到80%。

中國政府加大打擊入境朝鮮難民的力度

中國政府加大打擊入境朝鮮難民的力度。《十字架報》今天刊登文章指出,很多朝鮮人通過中朝邊境逃離平壤政權。但幫助這些朝鮮難民的組織網越來越多地遭到中國當局的打壓。多家韓國非政府團體批評中國越來越多地逮捕朝鮮難民,並將他們強行遣返。由於中國警方行動頻繁,不少非政府團體暫停了幫助朝鮮難民的行動。8月初,自由亞洲電台曾披露,有大約60名朝鮮難民關押在中國監獄,北京開始將他們遣送回國,但這意味着這些難民將會面對酷刑、會被關押,有時候甚至是被處死。中國警方加大打壓力度是否與最近一年多來中朝關係回暖有關呢?韓國首爾一個新教教會的牧師認為,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的社會監控越來越嚴,乘坐公共汽車或火車、買電話,都需要有身份證,自動識別人臉的設備也越來越多,那些沒有身份證的朝鮮難民因此很容易被發現。一名幫助朝鮮難民的韓國非政府團體的牧師認為,北京很擔心會有大批難民,擔心逃難潮會導致朝鮮政權不穩。這些打壓行動使得那些朝鮮難民成為黑社會的獵物。一家非政府團體的報告顯示,60%的逃入中國的朝鮮女性落入賣淫網絡。這些人中有50%被迫賣淫。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