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共建政70周年

胡溫江朱 出席缺席 為何總引起關注

有一個發人深思的現象,在習近平給前總理李鵬送葬時凸現出來,官媒閉口不談,民間輿論卻特別關注某些中共元老的缺席與出席,這個現象在中共慶祝建政70周年大典時更加凸顯。

中共建政70周年典禮,天安門觀禮台上,左邊白髮蒼蒼的是胡錦濤,右邊是江澤民。
中共建政70周年典禮,天安門觀禮台上,左邊白髮蒼蒼的是胡錦濤,右邊是江澤民。 路透社
廣告

李鵬葬禮,罕見露面的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在雙人攙扶下出現引起驚訝,多年傳聞紛紛,一會聽說病入膏肓,一會聽說他對習近平發出不滿之聲,但難得現真身。那次最引起關注的是胡錦濤、溫家寶和朱鎔基三位的缺席,為什麼,溫家寶作為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辦公廳主任,六四前夕曾陪着趙紫陽去天安門廣場勸說學生,胡溫執政時期常常公開談論憲政和人權,後來傳出溫氏家族也涉略巨額交易後使其形象有所黯淡,但總的來說似乎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一直不錯。至於江澤民時期的總理朱鎔基,他的雷厲風行敢言的作風似乎給輿論留下很深印象。最近有關他當年在香港說的“香港不能在我們手裡搞壞”一句話,更是常被提起。三位都缺席六四欠下血債的李鵬葬禮,不少人對此評價積極。

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八十年代以降的中共人物中,無疑敢於推動中國改革的胡耀邦趙紫陽是最有聲譽的開明的中共領袖形象,但是官方竭力排斥有關他們的言論,模糊有關他們的記憶,他們倆人的名字和八九民主運動連在一起,八九命運因胡耀邦之死引發,因趙紫陽被罷黜而流血告終。比前遠遠不足,也許比後有餘,人們議論起後面這四位,重點不一樣,說起朱鎔基似乎傾向於他敢於改革,說起溫家寶比較親民,胡錦濤特點不很鮮明,現在人們甚至覺得他當年“不折騰”也很難得,至於江澤民,情況比較複雜,高層內鬥,元老反撲總和他有關聯,但是近年他的“三個代表”也能聽到有人稱讚。

這次中共建政70周年大典,江澤民出席了,面如槁木,很難說他還會有正常人的反應,但對他的議論一直不斷,是他決定讓習近平替代李克強接總書記大位,他的悶聲發大財理論開闢中共黨內腐敗局面詬病最多,但是,近年來人們也會提起他的三個代表理論,這一理論當年提出時曾為公共知識分子所不恥,現在,談論三個代表的甚至有這些人中的一些人士。

十月一日,胡錦濤出席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白髮蒼蒼,毫無表情;溫家寶也出席了,但朱鎔基缺席,引發很多疑問。一位叫淏兒的在微博上問:“特別想哭!為什麼沒有朱總理,這位總理,儀錶堂堂,威嚴正義!他直面黑暗,不畏黑暗,他為中國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他值得每個人記住他!”朱鎔基是不是像他說的這樣?至少朱鎔基話說的很響亮,比如他當總理時說:“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比如他在一次反腐會議上說:“我這裡準備了100口棺材,99口留給貪官,一口留給我自己……”最近流行的是他2002年11月19日在港府講的一段話:“我就不相信香港會搞不好,若香港搞不好,不單你們有責任,我們也有責任,香港回歸祖國,在我們手裡搞壞,我們豈不成了民族罪人?不會的!”這段話如雷震耳,習近平可能聽不到。

朱鎔基的下落10月3日清楚了,他於9月28日給清華學生回信,希望同學們珍惜學習機會,“志存高遠,追求卓越”。至於他為何沒有出席大典,沒有任何交代。

觀察人士指出,民間關注這些政治人物,要訣在於今昔對比,把江朱時期,胡溫時代與習近平現在作比較,人們忽然覺得那時候要比現在值得懷念。從網民對胡溫這次出席十一慶典的反應可以看出,胡溫在他們眼中代表了一個中國相對平和的時代,本來譏諷“弱主”胡錦濤的“不折騰”現在也成了美談。

人們談江澤民,難以忘記他提出的悶聲發大財,受此說鼓勵,中共官僚階層越來越腐敗。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江澤民的也不少,比如當年頗遭詬病的三個代表理論,就被認為比起今上的習思想來,要先進的多,從某種程度上,不管江澤民本人願意不願意,“三個代表”都在稀釋或者淡化着共產黨的黨性,許多“資本家”“知識分子”“名人”都藉此“混入黨內”或者被拉入黨內,至少使得這個黨不那麼專制,不那麼恐怖。有人甚至認為,照着江的悶聲發大財路子走下去,共產黨全爛了,未嘗不是好事。

至於人們懷念胡溫,倒真不是胡錦濤十年是一個真正的“黃金十年”,經濟上的確中國變成了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那是自鄧推行開放以來,胡趙大力推動改革,胡溫前任朱鎔基與美方談判中國入世,美國確如彭斯副總統所說,抱着使中國越來越開放的願望,為中國入世開綠燈,中國人民的勤勞聰明,當局的放手,加之世界對中國開放,結果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奇蹟般成為強大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胡錦濤的相對平庸,不折騰,不太有作為,今天反而得到某種寬容。至於溫家寶,他對文革鮮明的批評態度,他對憲政人權的談論,儘管他的這些被指頗有“演戲”之嫌,但現在中共頂層連這樣一個演員的影子都找不到了。

越比越細,現在就連江澤民1998年披着雨衣在長江發大水時救災,在國外進行國事訪問時拿出梳子梳頭的情景,胡溫常常出現在災區關懷災民的場面,溫家寶在災區掉下幾顆眼淚的場面,都有不少網民提及,這次大典時,當一些網民看到胡溫白了頭,便說,“想起胡溫,就想起汶川”。現在的領導人,水災再大,地震再烈,化工廠再爆炸,也絕不會親臨現場的,他們有他們的事情做,現在是習近平新時代。

網民們是否忘記了江朱也好,胡溫也好,他們曾是中共黨國統治集團的一員?他們並沒有進行過或者說沒有敢進行過政治改革?今天的局面如此,他們自然有難逃的責任?

但是社交網絡一些散見的評論顯示,與今日習近平獨攬大權,動不動偉大鬥爭,時時提醒預防重大風險,既鎮壓民間,又嚴防黨內,中美貿易戰,香港危機,四面楚歌的緊張局面比較起來,網民們還是覺得,江朱時代,胡溫十年,好像要寬鬆得多。儘管那些個年月跟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無從比較,但對於今天進一步被迫屈從專制統治的中國人來說,江朱胡溫,似乎成了他們一段相對輕鬆的回憶。

大約對江朱胡溫的關注,隱藏的是對習政權的恐懼,對未來中國前途莫測的擔憂。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