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施政報告未提新法解香港亂局 抗議令特首破天荒不能在立法會宣讀報告

雖然港府已加強防備,期望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能如常在立法會內宣讀她任內第三分施政報告,但由於泛民主派議員在會議廳內以投影及高聲叫喊的方法抗議,逼令特首面對「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民間要求,會議最終休會。林鄭月娥結果以錄像方式宣讀施政報告,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一個不能在立法會內尊嚴地宣讀施政報告的執政者。民主派召集人陳淑莊指責林鄭月娥是香港亂局之源,沒有資格來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

泛民議員把五大訴求投影在整個立法會大樓的牆上
泛民議員把五大訴求投影在整個立法會大樓的牆上 電視畫面截圖
廣告

林鄭月娥其後在錄播的施政報告中,談及由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風波演變而來的社會衝突,但只是重申要止暴制亂,並表示倚靠準確地緊守「一國兩制」原則,香港便能走出困局。報告沒有梳理困局的原因,對於因不滿而走上街頭的年輕人,報告亦只是以極少篇幅提及,大部分篇幅側重增加房屋供應和改善交通及幼兒護理。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出,對林鄭月娥沒有梳理社會衝突的原因,以及只是口叫止暴制亂,而不提出解決辦法,他感到失望,而報告還讚賞警隊執法,已可預見她將如何解決問題,他認為,林鄭月娥欲以改警民生來紓緩困局,是緣木求魚。

今(16日)天是立法會復會的日子,按例讓行政長官宣讀一年一度的施政報告,由於今次是持續四個多月的反修例風波中的第一分施政報告,警方嚴陣以待,除了在立法會外加設大型水馬外,附近天橋亦加裝綠色塑料紗網,防止有人高空擲物;而防暴警員更是持槍在場戒備及巡邏。

泛民議員激烈抗爭 林鄭須易地宣讀報告

特首林鄭月娥在宣讀報告前半小時便已進入立法會大樓,但在步入會議廳時,泛民議員已不斷高叫「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林鄭下台 追究警暴」;當她開始宣讀報告時,議員繼續高叫口號和持紙牌抗議,兩名議員更戴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具,以諷刺禁蒙面法,期間,更有人以投影方法,把示威口號在主席台後的大牆上展示,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於是宣布暫停會議。

民主派召集人陳淑莊解釋,特首對民間五大要求聽而不聞,所以用巨大投影方法在牆上展示,甚至是投影在她身上和臉上,以及立法會上,讓她不能視而不見,亦讓世界知道港人的要求。

休會15分鐘後,會議重開,但議員繼續大聲抗議、用投影器投射「五大訴求」,以及播放街頭衝突和警方施放催淚彈及市民驚叫的錄音。梁君彥要求多名泛民議員離開會議廳,惹來反抗,梁不久即宣布休會。令會議在開始半小時左右便結束。

陳淑莊在休會後向記者表示,林鄭月娥是煽動市民上街的源頭,反送中運動中,市民飽受痛苦,她手上染滿鮮血,「她憑什麼再做特首?還有什麼資格來這裡(立法會)讀施政報告?!」她續稱,若林鄭月娥要解決困局,便要「收手、收工(即下台)」。

建制派「班長」廖長江則對「反對派」議員予以最強烈譴責,指他們以「非常危險的暴力手段」阻礙議會進行,令特首未能宣讀事關港人未來一年甚至幾年福祉的施政報告,令人遺憾。建制派最大政黨的民建聯,其主席李慧瓊則呼籲議員勿再讓議會停頓,否則立法會將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林鄭月娥其後透過視像宣讀施政報告,表示港府已提出超過220項新措施,改善民生和增加土地供應,包括利用《收回土地條例》徵收土地,期望達致各人均可安居的目標。她更呼籲議員批撥款項進行「明日大嶼願景」的填海造地計畫,顯示港府未有放棄這個被指向中國內地傾斜的計畫。

另外,港府又增設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津貼,由下學年起,90萬名學生每年可獲2500港元津貼;其次,政府又會大幅調高在職家庭津貼金額至每月4200港元,並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的最高金額提高至400港元。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