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無論彭斯怎麼對“脫鉤”說不,美中“脫鉤”已是進行式

發表時間:

美國副總統彭斯日前發表有關中國政策的演講,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近期中美關係情勢的分析評論。

美國副總統彭斯資料圖片
美國副總統彭斯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美國副總統彭斯終於發表了他那篇憋在心裡四個月的對華政策演說。”“演說的發表時機既因擔心中國在貿易談判反枱而一拖再拖,內容及語調亦有不少調整,火藥味遠不及去年十月彭斯另一篇有關中國的‘偉論’,以免令推進中的貿談觸礁。美國政治學者Robert Daly直指彭斯新一篇演說雖不乏批評中國政府的段落,但更重要的訊息在於強調美國不打算遏制中國的發展,也不想跟中國一刀兩斷(decouple)或孤立中國。這位鷹派副總統並表明特朗普政府希望跟中國建立新的貿易關係。著名的《外交政策》期刊(Foreign Policy)同樣認為,彭斯發言的重點是陳述美方無意與中方‘割席’,而是希望兩國繼續接觸,並推動北京進一步融入公平、互相尊重及合規的國際經濟秩序。與一年前開口閉口說中國向外擴張威脅全球及美國的語調相比,今次彭斯不斷用上交流接觸(engage)的字眼,顯然是有意擺出一副對華示好的態度。”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美國副總統彭斯星期四的中國政策講話對中美改善關係做了一些積極的表態,但他對中國的整體描述充滿了偏見,深刻反映了他在中國問題上的冷戰思維。這種思維在美國的政治精英群體中具有代表性。”“美國的一些政治精英有一種嚴重失落感,認為美國通過接觸來影響、改造中國的戰略失敗了,而中國強大起來後反而開始影響美國了。他們認為,耐克下架火箭隊商品和NBA不強硬對抗中國公眾對莫雷言論的不滿,以及一些美國公司把台灣標註成‘台灣(中國)’就是這種影響的證據。”“因為中國發展壯大的同時鞏固了自己的政治體制,華盛頓的一些人就認為美國失敗了,這太荒唐了。他們所說的影響瞄準的是對中國的政治顛覆吧。美國實際影響了中國這麼多,中國卻隻影響了美國一部分與中國打交道的人在處理涉及中國的敏感問題時注意禮貌,不要挑釁中國。”“中國沒有能力以政治級別的強度影響美國,我們也根本沒有那樣的意願。在中美政治和價值衝突中,中國的姿態是高度防守性的。”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在美、中兩國不斷釋出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即將簽署的樂觀信號之際,副總統彭斯上周在華府智庫威爾遜研究所發表幾經推遲的對中國政策演講,強調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脫鉤’,不與中國搞對抗,被一些分析人士視為演講的最大亮點。不過彭斯演講並未改變把中國定位為‘經濟和戰略對手’的基調,預料美中‘脫鉤’仍將持續,只是步調可能放緩而已。”“與特朗普過從甚密的鷹派大老、共和黨前國會眾院議長金瑞契在他剛出版的新書《特朗普vs中國: 正視美國最大的威脅》(Trump vs. China: Facing Americas Greatest Threat)中,對美中為何要‘脫鉤’詳盡闡釋。他說,美國長期以來以為中國是‘脆弱的、熱愛和平的開發中國家’,但現在是放棄對中國幻想,認清其本質的時候了。現代中國的本質是極權共產獨裁國家,來自極權中國的威脅關係到美國的生死存亡。”“實際上,無論彭斯怎麼對‘脫鉤’說不,美中‘脫鉤’已是進行式,部分脫鉤正成為現實。”“儘管彭斯演講明確反對美中脫鉤,主張與中國繼續保持‘接觸’或‘接軌’,不尋求與中國對抗,但兩國民眾相互觀感趨冷的大環境下,美中由於‘道’不相同,‘脫鉤’恐怕勢在必行,只是多做少說,或換個說法而已。”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