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習近平為什麼在上海說這些話

四中全會閉幕後,習近平第一個大動作,親赴上海。5日開幕的上海進博會是在中美貿易戰雷聲陣陣的背景下於去年開創的,被指是習近平的“政治嬰兒”;習近平鍾情於上海還有別的原因,上海是習近平走向權力頂峰的跳板。在上海,習近平還說了些令人費解的話。

第二屆上海國際進博會會場布置進入最後階段。
第二屆上海國際進博會會場布置進入最後階段。 路透社
廣告

奇怪的全過程民主

習近平剛在四中全會上講完了中國制度的優勢,暗示這是一個在“堅持和完善”以後可以向世界推廣的“中國方案”。習近平去上海,是想借進博會借這個窗口向世人宣示“中國之治”的優越性?可惜美國說了,不會派高級代表參加,但這次官媒報道說參加的外國政要要比上次多,但是西方政要仍然很少,法國總統馬克龍將出席,並與習近平會談。官媒已經表示這是一次重要的會晤。

習近平在第二屆進博會未開幕前已經高調亮相。他在上海官員陪同下訪問,與其顯示親民,更顯得有點開完四中全會之後的志得意滿,至少他至今在黨內沒有遭遇任何公開的挑戰。習近平在上海說了一句出乎意料的話,新華網報道,習近平2日下午來到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社區治理和服務情況,同那裡的“中外居民親切交談”,習近平說:“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

習近平說的這個“中國的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讓人有點始料不及,新華微評稱:“全過程民主的真諦在於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通過充分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社會各項事務的民主權利。”

四中全會剛剛推出“中國之治”,要把中國制度與西方制度一比高低,原來習近平相信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在於“全過程民主”,官媒認為這是在西方遭遇民主困境,出現民粹化,極端化趨勢時,習近平的“意識形態自信”,習近平的“民主”就是將民主化的程度、民主的類型、實現民主的手段等等都具象化,比如協商民主、人民大會制度等等。

習近平所說的全過程民主,很動聽,但讓人生疑的是,除了毛澤東當年在延安做山大王時撰文呼籲中國要實行民主,而且要建立的是美國式的民主之外,中共建政之後,沒有實行過一天民主。人大選舉都是各級黨組織至上而下指定的候選人,每年一次人大大投票也不過是舉手機器。而且,四中全會公報把“中國之治”的最大特徵表述得一清二楚:那就是中共領導一切。既然是掌權的中共決定中共領導一切,這就是獨裁。而且中共領導一切還不是集體領導,有一個“兩個維護”作為前提條件,要旨就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一切,也就是習近平領導一切。

習近平在上海的這番表述很寬宏大量,但是中國根本不存在一個體現民主方式的制度,怎麼表達民主,怎麼會有一個民主黨過程?民主的一個最基本的內容是言論自由,中國存在嗎?一個公民公開發表批評中共的言論,公開批評習近平,會遭遇什麼?中國人一清二楚。即將與習近平會面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法國經常遭到抗議,黃背心運動就是最好的一例,媒體也很少說他的好話,因為輿論很自然地認為,我們既然選了你,你就好好做人民的公僕。做好了應該,做不好下台,在中國行嗎?習近平同意嗎?但是習近平畢竟說出了中國民主是全過程民主這句話,他可能把一級一級黨委報上來的人選、提案,最後由他拍案認為是“全民主過程”?也許。

習近平那段全民主言論是新華網單獨發的,其他官媒也有轉。然而,在新華社稍後發表的通常被認為最代表官方意志的通稿中,三千多字長文,竟然沒有一處提到“全過程民主”。親北京的大外宣『多維』在題為『被新華社‘忽略’的習近平講話』中質疑:在一段3300多字的通稿中,“習近平一段重要講話內容被輕易‘忽略’掉了”。該媒體問:“這一本身最能體現習近平這次親自到上海傳達四中精神價值的講話,卻沒有出現在新華社電通稿中,不知是否另有玄機”。

按理說,新華社通稿刪節“最高指示”似乎絕不可能,習近平本人要求去掉這段話,似乎也絕不可能,也許多維選擇“忽略”這個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還沒提垃圾分類

習近平去年到上海,中美貿易戰陰雲密布,習近平在進博會開幕式說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不可能掀翻大海,這顯然是告訴美國中國不怕,習近平同時補充,“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似乎又意味着向美國企業示好。

習近平去年到上海還提出“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結果上海從今年7月1日成為據說是中國政府強制推行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領軍者,一時“你是什麼垃圾”讓人啼笑皆非。也許對“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這個提法也不需要過分看重,四中全會前,習近平強調了一下區塊鏈,在中國很是發燒了幾天,這兩天就慢慢有點冷卻了。有網友評論,“從公開報道看,習近平再沒提垃圾分類,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要學習歷史這個話題上,首次在黨史、新中國史之外又加了’改革開放史‘,有無之際,頗堪玩味”。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