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備註關注的香港周日區議會選舉

發表時間:

周六上市的法國報紙頭版關注焦點各不相同,《費加羅報》頭版報道馬克龍到訪家鄉亞眠,關注就有和教育。《解放報》頭版報道不同組織上街遊行,呼籲保護女性,反對針對女性的施暴或者殺害女性事件發生。關於中國方面的消息,《費加羅報》國際版關注香港周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 ,指出這也是對北京的考驗。

學生領袖黃之鋒為泛民主派候選人林浩波參加香港區選舉拉票
學生領袖黃之鋒為泛民主派候選人林浩波參加香港區選舉拉票 REUTERS/Laurel Chor
廣告

備受關注的香港區議會選舉

《費加羅報》在頭版和內頁關注報道周日在香港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指出在持續了將近六個多月的“反送中”示威運行動,近期暴力升級,在中文大學和理工大學等地發生激烈衝突,在這個背景下,本次香港區議會選舉被被受關注,不僅是香港民眾針對近期事件發展表態的重要時刻,也是對北京和港府的考驗。

該報社論指出,這也是首次香港泛民主派推出候選人,針對港府和建制派,參加452名區議員的選舉。

港人周日是否踴躍參加本次香港的區議會投票成為衡量“反送中”運動的尺度,也是對北京的重大考驗。

泛民主派候選人表法,如果如同今年6月有2百萬港人上街遊行,如果他們周日去投票,相信泛民主派會勝出。

該報內頁國際版刊登兩版的長篇分析報道文章,關注周日舉行的香港區議員選舉,指出反對派要把本次選舉變成民眾針對港府的公投。

其中一篇文章重點報道香港新租界的上水選區,一位16歲的高中生告訴記者說,支持民主黃衣選民與支持北京的藍衣選民在上水選舉的支持者旗鼓相當,兩派參選競選議員加緊拉票。

香港學生抗爭充滿激情缺少策略

另外一篇報道關注分析持續數月的香港抗議行動,一位叫約瑟夫曾的退休軍人代表泛民主派參選人,他認為本次學生行動充滿激情,雖然學生們堅持“5大訴求”,但是他們沒有領袖,也因為沒有策略,這讓他們為抗爭行動付出高的代價,不少學生受傷,眾多學生被逮捕。

該報指出學生們用磚頭設置路障對抗警察,學生們經常在晚間採取行動,他們獲得網絡上支持,雖然在臉書和推特上出現阿拉伯之春,民主等字樣,但是沒有進一步的跟進。

這位泛民主派參選退休軍人同時表示對這些青年人的敬佩,認為他們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挑戰港府和北京。但是林鄭月娥的港府的不改變讓香港事態變壞,讓學生更加不滿,也更加引起香港民眾的憤怒,同時不少港人認為經驗告訴大家與北京談判不會有結果。

香港14分鐘

該報時報道在香港問題上,北京與華盛頓角力。改變指出美國議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即使特朗普不簽字也會在隨後10天內自動生效。

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放豪言,他於11月22日告訴接受福克斯電視台晨間的電話直播訪問,他聲稱,中方有百萬大軍集結在香港之外,軍隊沒有進入香港,是因為他要求習近平不要這麼做,那會是很大的錯誤,那樣會大大打擊貿易協議。

特朗普表示如果不是我,香港會在14分鐘內被毀滅。他形容若事情發生的話,會有成千上萬的人死亡,那就不會有任何騷亂,而是只有一個警察國家。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