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不可小覷區議會選舉如民主派得勝將影響特首選舉

眾所周知,香港的特首選舉是由一個北京可以控制的1200人特首選舉委員會選出,但這個委員會亦非鐵板一塊,今次區議會選舉如果民主派在席位上奏捷,將可改寫選舉委員會的政治光譜,繼而削弱北京對特首選舉的操控。

11月24日,投票後的林鄭月娥
11月24日,投票後的林鄭月娥 路透社Thomas Peter(Reuters)供圖
廣告

根據基本法的特首選舉委員會組成辦法,1200個委員中有117個經由民選區議員相互選出而產生。這117個選委當中有57個由港九各區區議員互相產生,另外60個則由新界各區透過同樣方法產生。佔中發起人戴耀庭告訴蘋果日報,如果非建制候選人全部得勝,足可全取該117個選委議席,再加上民主派在選委中原有300多席(包括立法會議員等),非建制在選委會內最多可手握近500票,足以左右選特首大局。

此外,根據香港立法會選舉條例,70個立法會議席之中,有6個功能界別的議員經由區議會產生,當中的區議會(一)的1個議席,由這次選出的452個區議員相互選出,換言之,只要民主派贏過半數的227個議席,就可當選這個立法會議席,一般稱之為超級立法會議員,因為他或她是經由變相的全港選民投票產生。至於區議會(二)的5個議席,則由當選的區議員相互投票產生,一般是政黨提名最多5人以一張名單出選,然後以名單得票總數計算,名單上排名越前,勝出機會也越多。

但區議會選舉由於個別地區的情況特殊,例如有區議會中包括了鄉事派無需選舉的“當然議員”,因此民主派如要增加民選議席,料成功達標就要獲得252席,占民選議席總數56%。由於每個區議會議席數目不同,要令非建制派成為多數黨,更要多區同時發力才能成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