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加拿大/中國/司法

13家美加媒體申請轉播孟晚舟引渡庭審 孟律師表拒絕:怕美國干預

中國電訊巨頭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引渡案的庭審將於明年1月開始。面對代表北美13家主流媒體向法庭提出的應電視轉播孟案聽證會的申請,她的律師則以美國或干擾庭審為由反對這一情況地出現。

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資料圖片
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周三開庭審理13家加國及國際媒體,聯合提出以視頻和網絡轉播聆訊過程的請求。對此,媒體代表律師科爾斯(Daniel Coles)提出,此案引起公眾極大關注,民眾有權第一時間獲得相關資訊。但此案辯控雙方律師皆反對,稱法庭轉播將帶來負面影響。法庭周三未有裁定媒體申請,周四會繼續開庭審理。科爾斯代表的13家媒體,包括包括加拿大廣播公司、加通社、《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環球郵報》等美加主流媒體。該律師認為,自去年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轉機被捕後,這一事件引發的巨大社會關注應是其引渡聽證被轉播的原因。他說,隨着事件的發酵美加兩國的政客都相繼對案件發表看法,加拿大生產豬肉和芥花油的農民也感受到中加兩國間冰冷的關係,兩名加國公民更是在中國被以間諜罪逮捕,而他們遭到中方的拘押被指與加方應美國政府要求逮捕孟晚舟不無關係。

科爾斯稱,孟晚舟引渡案所帶來的影響遠超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仍有很多對此案感興趣的公眾,由於居住在遙遠的地方或需要上班無法親自到庭,他們只能通過媒體記者憑筆記所寫的報道了解庭審情況。他說,“由於他們不能親自前來法庭參與旁聽”,而這些信息經過記者的剪輯和過濾,也未必能準確及全面反映法庭情況,轉播可讓公眾猶如置身現場,直接掌握第一手信息。科爾斯強調,加拿大、中國、美國的一些政客及外交官的言論,證明孟晚舟案已經相當政治化,案發情況對加中美三國的關係都有潛在影響,從而引起政治後果。他還引用了其他法庭播送的案例,試圖說明此舉不會對法庭審判造成影響。據悉,媒體方對孟案庭審提出的記錄方案是採用2個小型,類似於監控攝像頭的鏡頭加以記錄。這兩個鏡頭以手控可以調準轉向法官、律師和出庭證人。此外,媒體還提出以推遲2小時轉播的形式記錄庭審,並給予法庭隨時停止轉播的權利;證人也有拒絕播放他們作證的權利。科爾斯向院方表示,對孟案庭審加以轉播“將是對開放和親民性法律裁決意義的現代展現”。

對此,孟晚舟的辯護律師馬丁(David Martin),以及代表聯邦政府的檢控官卡斯利(John Gibb-Carsley),均反對透過媒體轉播孟晚舟引渡聆訊過程。馬丁認為,孟晚舟應該得到法庭的保護,因為媒體對她案子的關注“鋪天蓋地”。他強調,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進一步關注可能會給孟晚舟為自己辯護增加壓力,並影響到她獲得自由的機會。他還稱,攝像機在法庭出現的確會對審判造成影響,它會令當事人和證人感到緊張和焦慮。馬丁說,有攝像機存在的情況下,人們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特別是在法庭上,人們會感覺是對着鏡頭說話,而不是在法庭上說話。他並補充指,禁止攝像機出現在法庭,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限制新聞自由,記者仍可以自由地交流他們在法庭上觀察到的內容。

馬丁提到,從法律的角度,即使是在法庭拍攝的錄音和錄像,根據加拿大法律規定,若無法庭允許,任何人都不能錄製、複製以及傳播這些法庭資料。但若進行網上轉播,這個後果將很難控制。此外,庭上證人所提供的證詞或證物,可能會未加證實就被流傳出去,而一些個人隱私和個人信息也難以得到保護。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尚未對媒體方提出的這一請求作出決定。此前,中國新任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向當地媒體重申,加方在處理孟晚舟案件時是“武斷及無理的”,至於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及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在中國被拘,他指這兩件事與孟晚舟案無關。叢培武稱,“二人涉及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中方是依法將他們拘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