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外貿出口壓力大 連續4月負增長

中國官方今天報告,中國11月出口連續第四個月同比負增長,並沒有如市場預期回歸正值。當月對美國出口降幅進一步擴大、對歐盟出口轉負,專家指警告,在貿易戰並沒有實質性緩和、全球經濟也不景氣的情況下,出口很難有實質好轉。

圖為中國經濟報道圖片
圖為中國經濟報道圖片 網絡照片
廣告

據路透社今天報道說,中國11月出口連續第四個月同比負增長,進口增速轉正。

據中國海關總署稍早公布,11月出口金額2,217.4億美元,同比下降1.1%;進口金額1,830.1億美元,同比增長0.3%。當月貿易順差為387.3億美元,同比收窄7.5%。

報道引述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貿易戰並沒有實質性緩和,全球經濟也不景氣,出口很難好轉。對美出口仍是負增長,但對其它地區如東盟的出口的表現則仍算不錯,對東盟的出口仍維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據專家指,明年出口要轉正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貿易戰要有實質性緩和,至少要達成階段性協議,這樣新的關稅不會加、已加征的關稅還有可能取消,有這個利好支撐對美出口明年就有望改善,整體出口就不會太差;二是全球經濟的表現,如果全球經濟不景氣還在蔓延,中國出口想有明顯好轉、一枝獨秀也很難。

據該報道,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剛剛過去的周五召開會議指出,明年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運用好逆周期調節工具。要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

路透社說,受生產和新訂單指數推動,中國11月官方製造業PMI意外回升至50上方,並創下八個月高位。伴隨着前期逆周期調節政策進一步落地,中國經濟運行開始顯露由降轉穩跡象,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伴隨着基建增速回升,將對經濟帶來托底支撐,短期對經濟不宜過度悲觀。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