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政治/經濟

中國官方發布政策文件要力挺民營企業

新華社在周日公布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一文件被指是中國官方就民營企業改革發展領域的首個中央文件,《意見》勾畫了民企發展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鼓勵民企改革創新、守法遵規,促進親清政商關係的形成。

北京人民大會堂資料圖片
北京人民大會堂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報道指出,此次公布的《意見》共分8大項、28條,提及上述內容。文件提到,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民營企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中國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當前,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面對近期中國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民營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和問題。今年1 11月,中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4.2個百分點;私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5.3%,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

對此,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在此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破解民營經濟規模小、發展粗放、國際競爭力不強等突出矛盾,是一項重大課題。”就相關問題,《意見》在前言中寫道,為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充分發揮重要作用,遂訂定這項《意見》。《意見》的8大項分別為:總體要求、優化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健全平等保護的法治環境、鼓勵引導民營企業改革創新、促進民營企業規範健康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組織保障。

在行業准入方面,《意見》明確,在電力、電信、鐵路、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支持民營企業以參股形式開展基礎電信運營業務,以控股或參股形式開展發電配電售電業務。支持民營企業進入油氣勘探開發、煉化和銷售領域,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儲運和管道輸送等基礎設施。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參與原油進口、成品油出口。在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業等領域大幅放寬市場准入。《意見》指出上述行業、領域相關職能部門要研究制定民營企業分行業、分領域、分業務市場准入具體路徑和辦法,明確路線圖和時間表。

《意見》指出,要“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財產”,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取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依法嚴格區分違法所得、其他涉案財產與合法財產,嚴格區分企業法人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嚴格區分涉案人員個人財產與家庭成員財產。《意見》還提到,要確實“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實施好降低增值稅稅率、擴大享受稅收優惠小微企業範圍、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降低社保費率等政策,“實質性降低企業負擔”。《意見》稱,要落實涉企收費清單制度,清理違規涉企收費、攤派事項和各類評比達標活動,加大力度清理整治“第三方截留減稅降費紅利”等行為,進一步暢通減稅降費政策機制,“確實降低民營企業成本費用”。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介紹稱,《意見》大部分談的是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包括政府、法律、稅收、准入、金融,強調平等,很有積極意義。他說,對於民企來說,改善營商環境是重中之重。而在企業領導層方面,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表示,《意見》對市場、金融、司法等部門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感受到這些政策舉措的精準務實。他說,“《意見》為民企健康發展提供了寬鬆安定的環境,是民營企業克服暫時困難、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助力。”

就這一文件的出台,據第一財經報道,一名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有關負責人提出,“《意見》提出不斷完善工作體系,健全政策落實機制,強化示範引領,營造良好協洽的社會氛圍。”該負責人稱,“我們會加強對文件落實情況的跟蹤問效,對政策落實效果實時評估,在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深化改革,讓有含金量的措施實實在在地見到效果,發揮作用,增強民營企業真實獲得感。”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