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經濟

中國信息中心:政府加大調控可望把明年GDP增至5.8%

中共月中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未有透露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長(GDP)預期能否「保6(%)」,但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預測,如果中美貿易摩擦不繼續升級,國內維持現時宏觀調控政策力度,綜合考慮投資、消費、進出口,2020年的經濟增長將減慢至5.5%左右;若進一步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適度提高財政赤字率,經濟增速可達5.8%左右。這是第一個官方機構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就明年經濟作出預測。 

Chine_économie
Chine_économie 網絡
廣告

祝寶良接受中國《金融時報》記者訪問時補充,以目前經濟增長情況看來,中國的實際經濟增長可能略低於「6%偏上一點」的潛在經濟增長水平,但基於中國要在明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認為中國應把經濟增長目標訂於6%左右,而這亦符合滿足800多萬名大學生和約300萬名農村居民到城市就業的需求。他這個建議GDP比中國今年的6.5%左右的GDP預期為低。

至於反映通脹的居民消費價格,祝寶良建議控制在3%左右。

另外,他又預計,明年製造業投資約達3%,基建投資增長約為6%,但房地產投資總體會出現放緩趨勢,明年增長只有7%左右,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7.5%。

貨幣政策方面,祝寶良建議,明年既要實施穩健貨幣政策,那貨幣政策便須與9%左右的名義經濟增速匹配,並通過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亦要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緩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但他同時指出,為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央財政赤字可提升至3%,中央可繼續減稅降費,並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資高鐵、水利、電信基礎設施等基礎設施項目。

為2020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日前閉幕,會議公報未有透露各項經濟指標,只是指出,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要實現明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