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社會/科技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賀建奎獲刑三年 罰款300萬

2018年11月經媒體報道後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的“基因編輯嬰兒”案,在周一於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涉案的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其中身處事件漩渦的賀建奎被判入獄3年,罰款300萬元。

中國爭議科學家賀建奎資料圖片
中國爭議科學家賀建奎資料圖片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深圳南山區院方指出,經審理查明,2016年以來,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得知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可獲得商業利益,即與廣東省某醫療機構張仁禮、深圳市某醫療機構覃金洲共謀,在明知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和醫學倫理的情況下,仍以通過編輯人類胚胎CCR5基因可以生育免疫艾滋病的嬰兒為名,將安全性、有效性未經嚴格驗證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用於輔助生殖醫療。賀建奎等人偽造倫理審查材料,招募男方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對夫婦實施基因編輯及輔助生殖,以冒名頂替、隱瞞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醫生將基因編輯過的胚胎通過輔助生殖技術移植入人體內,致使2人懷孕,先後生下3名基因編輯嬰兒。

新華社的報道顯示,法院認為,3名被告人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追名逐利,故意違反國家有關科研和醫療管理規定,逾越科研和醫學倫理道德底線,貿然將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人類輔助生殖醫療,擾亂醫療管理秩序,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行醫罪。根據3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法判處被告人賀建奎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判處張仁禮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判處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據悉,包括賀建奎在內,3 名被告人在法庭上表示認罪悔罪,辯護律師到庭為3名被告人進行了辯護。報道指,因涉及有關人員個人隱私,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綜合消息顯示,與賀建奎一同在此次判決中獲刑的覃金洲是前者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的助手,亦是賀建奎此前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項目的註冊聯繫人。而他同期的另一個身份則是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的胚胎培養師、細胞研究員。據介紹,覃金洲是國內外優秀的胚胎學家,畢業於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專業,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美國亞尼桑那大學與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留學期間獲得美國生理學會頒發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認證。除他們二人之外,同樣獲刑的張仁禮被指是廣東省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副研究員。他在200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專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回顧賀建奎促成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2018 年 11 月 26 日,趕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賀建奎通過Youtube等媒體平台對外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經於 2018 年 11 月在中國健康誕生。他並揚言,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這一消息隨後經人民網在第一時間報道,該報道還指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着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引發轉載和關注。然而,這一消息發布不久,就在國內外的輿論界引發了關於科學研究倫理的滔天巨浪。由來自外國和中國該領域專家等多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 100 多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對此事件堅決反對,強烈譴責,並提出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隨後,賀建奎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學發布聲明,認為此舉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幹細胞分會表示堅決反對,也有專家就上述基因編輯方式是否能夠解決艾滋病問題表示質疑。包括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中國國家衛計委等政府部門也就此事進行回應,並指出將嚴肅調查,而科技部、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也先後回應了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明令禁止、堅決反對。對此,賀建奎本人通過視頻回應,並稱他知道自己的工作會有爭議,但是願意接受指責;他還表示,“歷史終將站在自己這邊。”此外,同年11 月 28 日,賀建奎在也第二屆基因編輯峰會上現身談到,他知道這個實驗是違反中國法律的,不過他自稱“我們對這對夫婦和孩子制定了非常完善的計畫。”

與此同時,面對輿論壓力,廣東省政府還在事發後成立了調查組開展調查,並於2019年1月公布調查結果。據報道顯示,就這一事件,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已將相關涉案人員列入人類生殖技術違法違規人員“黑名單”,終身禁止其從事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工作。科技主管部門已對涉案人員作出終身禁止其申請我國人類遺傳資源行政審批、終身禁止其申請財政資金支持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等行政處理等。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