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廖天琪女士談台灣大選

發表時間:

台灣大選在即。2020年1月11日,台灣將產生新一任總統。大選投票的前夕,各方觀察人士對選舉結果倍加關注。不同的選舉結果將直接影響台灣未來數年的走向,尤其關涉兩岸未來關係。國家安全問題似乎在本次競選活動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像歷屆選舉一樣,本次大選將取決於各方選民對各個政黨的認同、以及對候選人的信任及滿意程度,因而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女士就台灣選舉以及台灣面臨的種種挑戰向本台闡述了她的看法。

台灣國民黨候選人的支持者 2020年1月7日
台灣國民黨候選人的支持者 2020年1月7日 REUTERS/Tyrone Siu
廣告

法廣:首先請談談,您如何看待本次台灣大選?台灣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廖天琪:台灣這次大選,周遭的國際大氣候跟以往幾次都很不同,當然最重要的幾個因素是眾所周知的中美關係和國際環境的新發展。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進行了一年多,至今尚未塵埃落定,美國的商人總統無法領軍自由世界,走的一步步爛棋,將世界的秩序和格局打亂,給中國在國際棋盤上製造許多的可乘之機。雖然美國繼2018年的“台灣旅行法”  這是一個促進台美之間高層級互訪交流的法案  通過以來,於2019年10月底參眾兩院又通過了“台北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積極支持台灣與世界各國建立“正式與非正式的外交夥伴關係”。美國政府的這些姿態對台灣的民心有很大的鼓勵,畢竟在蔡英文執政期間,台灣的邦交國又減少了,而來自中國的文攻武嚇有增無減。但是美國並不是個“仗義”的友邦,這點台灣應當清楚,美國要保台灣完全是顧及本身國際政治、地緣政治和經濟的利益。由於中國在國際上的強勢、香港問題曠日持久的民警對峙,因此國際社會十分關注台灣的大選。而台灣本地藍營綠營的激烈競爭也很牽動人心。相信大陸人民看到台灣人如此激情地投入民主選舉的競爭,應當很是羨慕。

面對中國對台灣媒體的滲透和有形無形的干預選舉,台灣民眾的警覺性不夠,所以在大選的兩周前,即年底12月31日立法院藉著民進黨的優勢通過了“反滲透法”,就是要防範境外勢力(主要是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政治和社會進行干預,防止他介入公投、大選和對政府機構的滲透和遊說。大家都知道中國在世界各地用各種手段進行盜竊商業、軍事和科技的情報,這是公開的秘密,要對付台灣,要“收伏”“光復”台灣,大陸是使用了各種伎倆的,面對這種國家安全的問題,民進黨及時地通過了這條早就應該有的法案。我認為台灣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防範來自中國的鯨吞蠶食,守護自己的家園,維持本身的自由民主和法治。

法廣:台灣各黨派如何應對北京對台提出的“一國兩制”以及“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的主張?

廖天琪:其實不論民進黨、國民黨還是親民黨都並不願意被中國的獨裁政權並吞,但是各黨自說自話。民進黨拒不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總統在新年講話中拒絕“一國兩制”,她說看到香港的局勢,就證明所謂的“一國兩制”已經破產,民主與威權是無法同時共存的,這是非常清晰明確的立場,北京和親中的人士因此更認為有理由指責蔡政府的“台獨”傾向。

韓國瑜在10月份發表了“兩岸政策白皮書” ,主張兩岸應當回歸“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要恢復對話機制。他認為兩岸目前沒有“統一或獨立的條件”,他相信“只有大陸民主化,才能真正確保兩岸和平發展”。韓國瑜的這句話聽上去沒有太大問題,但是他遮遮掩掩,猶抱琵琶半遮面,難以擺脫自己受制於中國,親中甚至依靠中國的形象。只要看看網路上鋪天蓋地地謾罵民進黨蔡英文和無條件吹捧韓國瑜的五毛黨陣仗,就不難想像誰在幕後指使了。

12月26號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穿越台灣海峽向北航行,這是習近平“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最好的註腳。中國這一年來不斷以這種軍事行動來威嚇台灣,但是不僅沒有用,反而適得其反,造成台灣人民的極度反感,也讓台灣政府的危機感加深,更努力地建設自己本身的軍力和國防,同時也向美國尋求保護和支援。這種恐嚇手段是下策,連有“親中”嫌疑的韓國瑜也覺得尷尬,這不證明他有“吳三桂”的色彩嗎。

法廣: 2019年香港的民主護法運動是否在台灣引發較大反響?會否影響到選民的投票意向?

廖天琪:香港的民主護法運動開展了超過半年,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綿綿不斷的民意爭抗。不但港府至今態度曖昧,拿不出解決方案,不肯和民眾展開對話,商討解決之道,連北京也依然躊躇不決,沒有採取強硬的暴力手段。我們看看習近平在元旦的新年獻詞裡,對於香港問題只有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近幾個月來,香港局勢牽動著大家的心。沒有和諧穩定的環境,怎會有安居樂業的家園!真誠希望香港好,香港同胞好。香港繁榮穩定是香港同胞的心願,也是祖國人民的期盼。” 如此溫柔敦厚的言語出自一個獨裁國家的首領,簡直令人跌破眼鏡。由此可見,習近平政府知道香港局勢對於台灣大選的影響是極大的,所以採取這樣降溫滅火的策略。習的講話里,竟連台灣這個詞都沒有出現。可見中國的上層學乖了,汲取以往的教訓,用強制壓迫人民的手段是達不到目的的。

香港的民主運動,使得台灣人高度驚覺,有唇亡齒寒的感覺,蔡英文因此很明確地表達對香港民眾抗議的支持,台灣甚至接受了80多個到台灣尋求政治庇護的香港人。

我擔心台灣大選過後,中國政府會對香港採取更為激勵的暴力手段。

法廣:台灣的經濟發展問題將在何種程度上左右本次大選?

廖天琪: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威脅是最大的議題,但是民生經濟問題也同樣具有牽動民心民意的重要份量。就像三十年前蘇聯和東歐共產陣營垮台,並不只是人民要自由和民主,而是那裡的經濟停滯不前,人民生活困苦無望。世界上任何地區,出現政治危機,民生和經濟問題總是占第一位的。台灣的大選,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是否富足滿意自然是極為重要的因素。首先,台灣人民的生活應當算是略高於小康的,全島沒有真正意義的貧困戶,當然職場上的競爭是激烈的,而普通人,特別是青年人的工作壓力很大,但是目前看來外資在台投資沒有減少,而台商迴流本土的趨勢也漸擡頭,台灣在亞洲四小龍的相比之下,2018年經濟成長率是2.6%, 若放在世界各國的框架里來比,德國是1.43%,日本是0.89%,法國是1.7%,台灣算是不錯的。另外,2018年中國的人均GDP是9608美元,世界排名第69位,台灣是24971美元,世界排名第37位。這算不算蔡政府的業績,那是見仁見智的,當全世界的經濟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而衰退,台灣也不可能一枝獨秀。

韓國瑜在大選中提出“庶民經濟”,這是個噱頭,庶民對比精英,但是“庶民經濟”是個什麼內涵,他也沒有說出所以然,這是他新發明的一個名詞,難道還有“嫡系經濟”不成?韓氏執長高雄以來,任期甚短,看不到他在該市有何經濟上的建樹。據他說上任以來,高市的飯店住客率上升不少,外銷水果出口量也提升很多,這聽上去好像是個推銷員在報業績,不像個胸有城府的政治家。

有一點是值得人們關注,也令人擔心的是,台灣經濟和中國大陸相當緊密地掛鉤,因此在許多方面是受制於對岸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潛在危機。

法廣: 根據不同的選舉結果,您如何預測兩岸未來關係的發展前景?

廖天琪:今天離大選只有三天了,據民調的說法,蔡英文民進黨會勝出,但是我個人對這種預測不願做評估。

我認為不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贏得這次大選,台海兩岸的大局勢短期內不會有變化。習近平政府雖然在國際上越來越傲慢專橫,但是還不至於像美國那位沒有遠見、沒有全球視野的商人總統那樣毛躁隨意地行事。不論要達到某個政治目的,都有許多的方法,用暴力和戰爭是最愚蠢、最不得人心、後患無窮的下下策。而這種手段美國在國際舞台上不斷地使用。我認為中共政權不至於採取直接武力犯台的戰略,滲透、腐蝕、收買、威脅的多種手段,中共是個中老手,相信未來北京會用各種軟刀子來“進攻”台灣,最讓人擔心的是,北京會動用各種力量從台灣內部來“策反”,讓更多台灣人開始相信在威權統治下,人民富足的生活一樣能得到保障,民主自由的價值是可以擱置一邊的。不過這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有一些偶然的“機遇”,也不完全排除中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佔領台灣。再下一步,我就不敢想, 也不願想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