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夏明:中美貿易戰給2019年的中國帶來了極大衝擊

發表時間:

隨着2020年的開始,人類社會步入了21世紀的二十年代,迎來了又一個十年期。剛剛過去的2019年,可謂一個不平凡之年。尤其對中國而言,更因為幾個重要的紀念日期和多個重大事件而愈加凸顯了這一年的特殊性。從大的格局看,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的整體局勢和經濟均造成不小的衝擊。如何評判2019年的中國的整體局勢?對此,紐約市立大學教授夏明先生向我們闡述了他的看法。

中美貿易較量升級 2018年4月4日
中美貿易較量升級 2018年4月4日 路透社/Thomas White
廣告

法廣:首先請您談談,您如何看待2019年中國的整體局勢?

夏明:2019,中國有幾個重要的紀念日。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重要的是中共建政70周年。我們通常說:人到70古來稀。其實,對於一個政權來說,要維持70年也不容易,包括蘇聯共產黨,也就70來年就崩潰了。所以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這是一個大考的關頭、要反思的、要警醒的,同時要讓他們自己意識到的、他的政權能否保持下去的這麼一個年份。

我想首先評論一下2019年中國的整體局勢。總的來說,2019年中國的經濟是在不斷地下滑。已經有經濟學家認為:它的經濟(增長)恐怕只有百分之二點幾。甚至有經濟學家、包括中國國內的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甚至是負增長。另外也有中國權威的經濟學家也講到:中國2020年的任務恐怕是保“5”,能不能保到“5” 恐怕都是很困難的,等等。無論從各種的預期來看,中國已經走完了它過去的“經濟奇蹟”的這麼一個過程。所以對中國的經濟來說,在過去習近平當政七、八年的時間內,每一年全在往下跌一個(點),所以跌到了今天,從以前的兩位數跌到今天的情況。這是最大的一個格局。因為沒有了資源、沒有了中共一直所吹噓的它的“神話的能力”,它可以辦實事、可以做大事、可以帶動中國經濟成長,沒有這個神話,讓中共的政治、經濟都出現了各種危機。在應對這個危機的時候,習近平搞了一個“領袖+黨國軍”這麼一個高度集權的體制。這個體制顯得十分清楚,就是一個危機體制,受到德國法西斯的思想家施米特的影響,就是一種緊急狀態的危機體制。所以中國政府、尤其習近平在試圖用危機體制,無論在國內,我們可以看到,城管暴露的是一種危機體制特性,還有包括新疆、香港各種事務,也在挑戰、或者說也在測試這種危機體制。不難看到,中共在這種危機體制的情況下,它想挽救自己的命運,或者想維持目前的格局、尤其是維持穩定,但是這其中就形成一種高度的惡性循環。因為在危機體制下,它的強權、個人極權往往對經濟的活力、尤其對私營企業、對各種企業家的創新和效率的提高,都是有傷害的。不難看出,這種危機體制又跟經濟下滑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而經濟下滑帶來老百姓越來越多的不滿,各方面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所以抗爭又更多地挑戰了這種危機體制。這個危機體制就會變得更加地殘酷。所以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中共在慶祝它的70周年建政的時候,其實已經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我對最主要的整體局勢的評價是這樣看的:有人在問:習近平會不會把中國帶迴文革?我的看法是:不,習近平不會把中國帶迴文革。因為有許多人認為,習近平在搞左傾的東西,在復辟毛澤東的東西,就是要把中國搞向文革。其實文革裡面,還有一個是:毛澤東在動員底層的百姓去衝擊官僚體制,文革裡邊還有一個底層造反的內容。今天習近平顯然不許有任何的底層造反,而且習近平也根本不會允許老百姓去衝擊他所掌握的黨國軍的官僚體制。所以今天我要說的就是,中國的整體格局是:習近平是不是在帶領中國走向鎮反?就是49年到50年剛建政的時候,中國搞的鎮反。鎮反主要是因為針對土改、抗美援朝等等,對國內的反革命的鎮壓。對國內反革命的鎮壓,主要是一個高度建立起來的軍事機器、一個極權體制剛誕生的國家、以官僚體制高度地運作,對人民進行大規模的屠殺。使上百萬人、包括地主、反革命、會道門幾百萬人被槍決、或者在鎮反中被屠殺。因此我認為,中國今天的整體格局,其實是在奔向鎮反的這麼一個時期。

法廣:中美兩國經過近兩年的貿易戰,終於將在1月15日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此一舉措是否表明中美兩國的貿易衝突將偃旗息鼓?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中受到了怎樣的損失?美國是否為贏家?

夏明:中美貿易戰給2019年中國的整個政治、經濟格局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尤其是因為美國即使與中國簽訂協議,美國部分增加的關稅根本就沒有完全地撤除。美國只是不再繼續增加關稅,美國並沒有回到貿易戰以前的、給中國的關稅優惠狀態。尤其對中國的參與美國企業的產業鏈條、我們可以看到在國際的產業鏈條中,中國過去是高度參與的。但是現在美國意識到中國的參與,有一種特洛伊木馬式的威脅。所以經過這一年多貿易戰的進行,讓美國的許多的企業重新地評估了中國在產業鏈條中地位、價值和風險。因此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內,基本上美國在做一個準備工作就是:如何能夠撤出來?怎麼樣抽身走人、而不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的傷害?包括美國原本是要全面禁止華為的儀器在美國使用。但是後來又考慮到美國的一些農村地區更高地依賴華為,所以特朗普就幾次延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美國做的不僅是在貿易上不給中國市場,或者說是限制給中國市場,用市場來遏制中國的、尤其以國營企業為主的、在全世界的擴張。另一方面,它其實在用它的對世界鏈條的在資本和在市場、在高級市場的掌控,主要把中國的參與盡量地擠出去,或者讓中國沒辦法掌握核心的技術和信息。所以貿易戰,無論最後的協議怎樣簽、而且我們也知道,上一次在六月份、九月份,也都有機會可以結束貿易戰。但是因為特朗普或者習近平,都在簽訂協議大概一、兩天,全部推翻。不難看出,無論是習近平還是特朗普,都是個人意志十分強的領導人。他們的變數讓我們無法預測。即使他們簽訂了(中美協議),我認為對中美貿易的大的格局、也就是中美的部分脫鉤,中美現在是漸行漸遠,這個格局是無法改變的。而如果中國失去了美國這個國家對中國的技術、市場和資本的許多的幫助,對中國的經濟其實已經形成了一個結構性的衝撞、一個創傷。所以我認為,對中國的經濟來說,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有的人說:過去中國經濟增長率走到了6%,有的經濟學家或者企業家說:這是我們上一個二十年最差的表現,但這恐怕是未來二十年的最好的一個表現。所以不難看出,貿易戰對中國的經濟、對中國大的格局、對中國整個的氣勢都有衝擊,因為中國非常強調“勢”,可以說,“勢”已經去了。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法廣:美國在這場貿易戰中得到了什麼?

夏明:美國在特朗普當政以來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對中美關係進行了一個全面的評估。美國無論從政界、還是從學術界、還是智庫、思想界以及大眾媒體,已經把中國提升到最重要的競爭者的角度。對美國來說,美國對中國的一種惡性崛起其實有一種擔憂。而且中國這種惡性崛起,尤其表現在上海合作組織。我們知道,上海合作組織裡邊包括了歐亞大陸裡邊主要的專制國家。其中有:中國、俄羅斯、伊朗。現在阿富汗、卡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這幾個中亞的國家以及巴基斯坦都囊括其中。土耳其現在也作為觀察員加入了,有可能成為正式的成員國。當然其中有一個民主國家-印度,是因為地緣的關係。(印度)也是成員國。但是總的來說,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專制政權的一個抱團、取暖的地方。所以從美國與俄羅斯的衝突、或者對伊朗的行動以及與中國的貿易戰,重要的(原因)在於擔心在歐亞大陸形成一個專制的中心,對邊緣的歐洲和北美形成一個結構性的挑戰。因此我認為,美國在貿易戰中,讓美國人意識到,美國現在需要一個戰略上的調整。這個戰略調整集中的表現是:把中國做為一個頭號的挑戰者,其實也就是第一敵人。然後,中美進行部分脫鉤,尤其在經濟上,給中國的經濟發展實行某些釜底抽薪,這就是為什麼特朗普在美國會受到一些華人、尤其是一些希望推翻共產黨、希望中國變成民主(國家)的華人喜歡。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認清了中共的專制的本質,而且美國現在採取的許多政策對中共專制、尤其給它制定了不確定性,讓習近平手忙腳亂,這點來說,作為美國捍衛自己的價值觀,捍衛自己的民主,恐怕是最大的一個警醒,或者是美國最大的一個覺醒。這點可能是美國最大的一個勝利。第二,美國的最大的勝利是,美國不可能把自己的高技術、人才、資本信息流走、去中國發展,而培育一個挑戰自己的價值觀、甚至以自己的制度為敵的國家,中國甚至還有雄心要為世界發展指明方向。因此我認為,美國現在有一種覺醒以後,要制止中共在全球的這麼一種崛起,美國作為一個世界領袖,是一個正確的做法。同時美國因為有這麼一種關稅壁壘的保護,因為有這種給中國製造的不確定性,美國的許多的廠家,基本上很多就開始回到了美國,依賴美國的製造工人,產業工人,或者是跟美國的盟友強化戰略關係。所以儘管特朗普在所謂的全球的盟友上,好像讓一些盟友覺得沒有那麼強化盟國的聯盟關係,其實在經濟上特朗普對中國貿易戰畢竟會強化美國跟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歐洲國家等的盟國關係。所以從實際上來看,我們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的言辭,其實特朗普一方面加強了國內的、美國的就業和生產能力,保護了美國的高科技發展的勢頭,同時也強化了美國和盟國的關係,所以儘管我對他有許多批評,我並不認為特朗普所有的做法都沒有價值。這些對美國來說都很有積極地價值。從這些方面來說,美國也可以說是一個贏家。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