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緬甸

習近平出訪緬甸 將發表聯合聲明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7日應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溫敏(Win Myint)邀請,赴緬甸國事訪問。這次出訪時間為17、18日,雙方將發表聯合聲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緬甸在內比都市(Nay Pyi Taw)和昂山素季會晤              2020年1月17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緬甸在內比都市(Nay Pyi Taw)和昂山素季會晤 2020年1月17日 AFP
廣告

據報導,習近平此行除了出席緬甸總統溫敏(Win Myint )的國事活動,還會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會談,並會見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Hlaing),與緬甸議會和政黨人士交流。

這場緬甸外訪之旅是習近平自2013年上任後,除專程參加國際活動外,首次在新年初訪赴單一國家,也是時隔近19年後,再有中國國家主席訪問緬甸。

緬甸媒體16日刊發習近平署名文章,內容提到要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緬經濟走廊由概念規畫轉入實質建設。

陪同習近平出訪的有: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丁薛祥,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等。

習近平將同緬甸簽署一系列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協議

習近平出訪緬甸是為了紀念兩國建交七十周年並在緬甸被指控對羅興雅穆斯林實施種族滅絕而受國際孤立之際,提供支持兼推動數十億美元基礎設施計畫。習近平是繼前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2001年訪問後首個造訪緬甸的中國領導人。

法新社報導,習近平將同緬甸簽署一系列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協議,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而這項全球貿易計畫有望改變緬甸面貌。所謂的中緬經濟走廊(CMEC)的核心為,在若開邦中部皎漂斥資130億美元興建深水港,成為中國通往印度洋門戶,並建造一條連結港口跟附近一處計畫興建工業區,以及兩國共同邊境的高速鐵路。

中國雖為緬甸經濟命脈,但後者對前者日益增加的影響力仍保持警惕。去年兩國貿易金額達168億美元,且中國是緬甸最大債主,緬甸外債有4成來自中國。

習近平18日將分別會見昂山素季與軍方首腦敏昂萊,但昂山在習近平來訪前卻罕見訪問克欽邦,當地是自2011年起停擺的密松大壩興建計畫所在地。

該計畫是習近平擔任國家副主席時,在2009年與緬甸軍政府簽署的,但這項由中國出資36億美元興建的計畫,最終因緬甸全國反對而擱置至今。當時反對的昂山態度似乎已經改變。

法新社說,除經濟利益外,緬甸與中國的關係還有其他好處。習近平本周在緬甸官媒一篇專欄文章中表示,中國支持緬甸“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和國家尊嚴”。中國在羅興雅問題上不批評緬甸政府和軍方。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