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春運不再沉重 高鐵化解鄉愁 三十億人次暢通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是:春運不再沉重 高鐵化解鄉愁 三十億人次暢通。每年的春運大軍,奔赴的是感情的彼方。預計今年也有三十億人次的春運洪流席捲全國,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人類大遷徙。過去春運總是沉重的象徵,每個火車站千轉百折的人龍,一票難求。時至今日,走在高鐵站里,鮮有罕見長長的排隊購票人龍,春運已經不再沉重。儘管仍然有武漢肺炎向全國擴散的陰影,但在鐵路網的更趨發達、智能化春運之下,春節顯得更加喜氣洋洋,逐漸告別過去的沉重。春運在二零二年漸漸呈現更加多元化的走向,除了傳統的返鄉春運,逆向春運在二零二零年迅速上升,達到高峰。

南京慶祝中國春節兒童古裝表演  2019年2月2日
南京慶祝中國春節兒童古裝表演 2019年2月2日 REUTERS
廣告

在異鄉的遊子們對於返鄉過年抱着什麼樣的心情呢?

現年二十三歲在北京工作的趙思琪家鄉在吉林,表示高鐵票仍然不容易買,官方的1230又封殺搶票軟件,而網上買的流程比較複雜,弄了很久但買不到預期歸家的票。即使春運歸家之旅不容易,趙思琪仍覺得「回鄉的儀式感、團聚的迫切」讓她必須回鄉:「在大城市生活久了,但一年能夠回家的日子也就只有節假日。」今年二十八歲的蕭女士是大學教師,家鄉在張家口,因為高鐵今年開通,雖然比較貴,但覺得總比買機票要好,也認為「平日也沒有太多間可以回家,而且春節比較有年味,同學朋友都在這個時候回去。」

近年春運你們覺得多了哪些話題呢?

臨近年關,女生「婚後一定要回男方家過年嗎」再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除了遷就上一輩老人,年復一年,夫妻也在溝通中協商出不少過年方案,如每年輪流在一方家過年、接雙方父母到家中一起過年等等。隨着社會變遷,尤其是獨生子女的一代結為夫妻後,這個問題就更加尖銳起來,同為雙獨家庭,彼此都不希望父母兩人孤單過年,另一方面,彼此都希望在這一事件中追求平等的話語權。

春運期間閃爍着哪些人性的光輝嗎?

春運期間預計將有22萬名志願者活躍在一線,為旅客提供引導諮詢、秩序維護、應急救援等服務,成為春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緬甸,簽訂三十三項合作協議,部分牽涉中緬經濟走廊及緬甸西部特別經濟區,是中國「兩洋」(太平洋與印度洋)戰略重要部署。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