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世界工廠

發表時間:

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導致經濟處於停頓。數百家出口業工廠停產、原材料價格下跌;香港一名死亡病例引發恐慌,進一步加重了港人對中國大陸民眾的反感;中國醫療機構管理疫情的能力和方式引發質疑等,是2月5日法國媒體關注的中國話題焦點內容。《回聲報》更利用頭條新聞位置以及隨後5個版頁的重要篇幅進行了報道。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世界工廠

《回聲報》報道指出:中國延長了春節長假、一些城市採取隔離措施、鐵路與航空運輸中斷等等,中國工廠停產。如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繼續下去,將威脅全球的產業鏈。無論是紡織業、汽車業、還是電子產業,許多依賴中國製造的行業面臨著威脅。而相關的衝擊並不僅僅限於武漢,中國大部分地區均處於停頓狀態。在經濟首都上海,春節假期已經延長至下個周日,擁有3000萬人口的重慶也採取了相同措施,而重慶是全球手提電腦的主要產地之一。另外,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的工廠也全面停工至本月9日。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分析人士周一指出:宣布將農曆新年假期延長的省份和城市約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

該報還在另外幾篇報道中分別報道或分析了以下情況:受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全球原材料價格降至2016年以來最低、南美原材料出口大國-巴西深受其害;這場疫情將對工業價值鏈造成嚴重影響;巴黎與倫敦當局繼續鼓勵僑民撤離中國;東南亞國家則小心翼翼不願得罪北京政府;以及新型冠狀病毒再次將科研進步推上優先核心地位等情況。

香港排中情緒加劇

《費加羅報》駐京記者也發表撰文,報道了香港出現死亡病例,加重了港人對大陸民眾的排斥心理的情況。報道指出:周二,一名曾經前往武漢、感染了武漢肺炎的39歲的香港病患,在醫院突發心梗而亡,這是香港出現的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病例,從而引發恐慌。曾經經歷了非典危機的香港,擔心在尚未結束的政治危機中,受到新的疫情的襲擊,進一步擴大了“反中”情緒。與北京進行了6個多月的抗爭之後,香港呼籲切斷與大陸的聯繫,置特首林鄭月娥以尷尬境地。周一,香港醫護人員發起罷工,抗議政府拒絕關閉所有邊境管制口岸的做法。壓力之下,港府在同一天宣布增加關閉與大陸的口岸的數量。

報道指出: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懼怕心理進一步加重了港人對大陸民眾的反感。從房地產價格,到習近平的政治控制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的不良表現。多數港人將他們的不幸歸咎於大陸。

中國衛生系統存弊端

去年12月開始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中國的衛生系統受到質疑。《解放報》駐京記者報道指出:在危機時刻,中國有能力儘快做出強有力的反應。武漢兩座新建醫院的事實便是最好的例證。但是,這場疫情卻也揭示了依賴於公立醫院的整個醫療體系的弱點。疫情開始以來,凸顯了醫務人員匱乏、面對病患應接不暇;病患的治療主要依賴於人滿為患的公立醫院等種種弊端。

《十字架報》則在報道相關消息時,提出“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是否過度緊張”的提問。該報刊出專家觀點指出:武漢肺炎疫情已在中國造成425人死亡並有2萬多人感染。而在其他國家的傳播卻相對有限。但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切斷與中國的往來,令中國愈感孤立。實際上,恐慌的部分原因與中國在2003年薩斯疫情期間採取的不透明做法不無關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