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全盤否定或全盤肯定一個體制都不符合實際

發表時間:

在中央政府的強力介入主導下,中國正以一場人民戰爭的態勢抗擊新冠疫情,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議題的分析評論。

武漢是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重災區。圖片攝於2020年2月22日
武漢是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的重災區。圖片攝於2020年2月22日 © 路透社/China Daily
廣告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鄭永年的評論稱:“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發生和擴散,引發了人們對中國治理體制的大爭論。在一端,人們對中國舉國體制的有效性感到驚訝,認為很少有國家能夠像中國那樣,作如此大規模的舉國動員來應付大規模的疫情。另一端,很多人把疫情擴散的根源指向中國的集權制度,尤其是近年來中央政府所實施的有效集權,認為無論是地方政府早期對疫情的瞞報、抗疫不力還是過度的言論控制,或者社會力量缺少有效的參與,全都是體制所造成的。疫情的大規模擴散表明中國治理體制的失敗。”“沒有一個體制是十全十美的。大規模疫情的暴發對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體制都是挑戰,任何政府都需要時間來動員資源應付。不管制度如何完美,挑戰總是存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全盤否定或全盤肯定一個體制都不符合實際。”“實際上,在市場國家化和全球化,人員自由流動的時代,再用傳統的分權概念去討論抗疫,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原因很簡單,市場化和流動性表明疫情必然是全國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果說大量關乎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方面的權力必須下放,但絕不是公共衛生方面的。因為人員在全社會的流動,這方面的權力應當屬於國家。”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新冠肺炎在中國肆意蔓延,釀成人道災難,是因中共治理無方、各種舉措牛頭不對馬嘴,收效甚微的結果”。“習近平號召與病毒打一場人民戰爭,恐怕得不到人民由衷響應。肺炎盛行下,社會解體,共同體意識消失,每個人害怕每個人,為了自己多活一天,什麽指示都不會聽。如何響應習近平提倡的維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以及維護習近平中央和黨核心?”“顯然,疫情兇猛擴散主要責任在中央。但中共體制形成的唯上唯權、報喜不報憂、極端維穩、公民社會與言論自由窒息等,是錯過防疫情擴散時機的根本原因。搞虛無的革命樂觀主義,與病毒打人民戰爭和講四個意識、兩個維護,封鎖消息,隱瞞真相,編篡感染數字,臨陣換將,都是治標不治本,反而讓疫情防控複雜化。習近平號召與病毒打人民戰爭,看來是開錯了藥方。”

台灣《中國時報》的社論稱:“確實,疫情爆發初期,中共受制於維穩的慣性行為模式,抑制了疫情訊息的公開,未及時發動抗擊病毒行動,未能掌握防疫黃金時間,招致境內境外各方的抨擊。然而,在中共中央於農歷年前夕緊急介入主導抗擊病毒以後,全面動員人力,全方位調度資源,效能幡然改觀,形成壯闊而強悍的全民戰爭態勢,中共的體制優越性展露無遺。近日數據顯示,疫情已在大陸各地呈現平穩的緩和趨勢,確診病例總人數下降趨勢明顯,增速連續數日放緩,出院人數持續增加、死亡人數也穩定下降,這無疑是大陸的‘舉國’體制抗擊病毒效益初步彰顯的成果。”“我們必須看到,威權體制在問責問題上確有不足,但國家治理效能卻有明顯優勢,民主體制難以匹敵。中共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基礎建設、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乃至齊心一致奔赴共同目標上,都表現優異,迭創佳績。”“疫情遽然衝撞而來,若非北京當機立斷鐵腕處理,災難勢必更難控制,這才是看待彼此體制優缺時應有的客觀持平態度。”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