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多種途徑救治 中國再頒治療新冠肺炎方案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天(4日)發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新版診療方案增加了對於重症和危重症的治療方法,在原來已有的治療方法上增加了腎功能衰竭和腎替代治療、血液凈化治療、免疫治療,同時新方案還單獨增加了重型危重型臨床預警指標。

武漢一小區內景,2月28日
武漢一小區內景,2月28日 © REUTERS - STRINGER攝影
廣告

據聯合早報今天引述中國官方消息指,中國新版冠病診療方案出爐,增多種新療法。消息綜合澎湃新聞與《新京報》報道,新版診療方案相較上一版本主要調整了以下內容:

變化一:新增糞便及尿傳播途徑提示。此前,新冠病毒的糞—口傳播風險一直備受關注。據新版方案新增表述:由於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變化二:新增屍檢和穿刺病理觀察結果。根據目前有限的屍檢和穿刺組織病理觀察結果,新版方案增加了“病理改變”部分。 新版方案提到,肺臟呈不同程度的實變。肺泡腔內見漿液、纖維蛋白性滲出物及透明膜形成。肺組織竈性出血、壞死,可出現出血性梗死。部分肺泡腔滲出物機化和肺間質纖維化。 脾臟明顯縮小。淋巴細胞數量明顯減少,竈性出血和壞死,脾臟內巨噬細胞增生並可見吞噬現象;淋巴結淋巴細胞數量較少,可見壞死。骨髓三系細胞數量減少。 心肌細胞可見變性、壞死,間質內可見少數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或)中性粒細胞浸潤。部分血管內皮脫落、內膜炎症及血栓形成。 肝臟和膽囊體積增大,暗紅色。肝細胞變性、竈性壞死伴中性粒細胞浸潤;肝血竇充血,彙管區見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細胞浸潤,微血栓形成。膽囊高度充盈。

變化三:臨床特點首提孕產婦。臨床特點部分,新增“患有新冠肺炎的孕產婦臨床過程與同齡患者相近”的表述。

變化四:新增血清學檢查方法 在病原學檢查基礎上,新版方案新增血清學檢查方法。方案提到,新冠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多在發病3-5天後開始出現陽性,IgG抗體滴度恢復期較急性期有四倍及以上增高。

變化五:血清抗體陽性亦可確診 與之相應的,在核酸檢測、病毒基因測序基礎上,血清學檢查結果也成為病例確診的方式之一。 新版方案提到,疑似病例血清新冠病毒特異性IgM抗體和IgG抗體陽性;血清新冠病毒特異性IgG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或恢復期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可判定為確診病例。

變化六:新增重型、危重型臨床預警指標 在新冠肺炎患者臨床救治中,加強重症預警監測,及時、儘早識別病情變化至關重要。 新版方案首次明確重型、危重型臨床預警指標,並區分為成人、兒童。其中,成人包括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下降等4項預警指標,兒童包括呼吸頻率增快、嗜睡等指標。

變化七:免疫治療首次寫入方案 與第六版相比,新版方案治療措施部分也有變化。 針對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新版方案首次提出免疫治療。方案提到,對於雙肺廣泛病變者及重型患者,且實驗室檢測IL-6水平升高者,可試用托珠單抗治療。

報道稱,新版方案還提示,兒童重型、危重型病例可酌情考慮給予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患有重型或危重型新冠肺炎的孕婦應積極終止妊娠,剖腹產為首選。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