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方方

方方:顯然,生活將陸續恢復正常

中國微信二湘的十一維空間 今天 發布方方3月17日日記。方方寫道,武漢各路人馬,都是最高禮儀歡送這些白衣天使,是他們救了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人。顯然,生活將陸續恢復正常。

中國作家方方
中國作家方方 © 網絡照片
廣告

方方武漢日記3月17日說,顯然,生活將陸續恢復正常。

封城第55天。

天氣晴好。出門倒垃圾,隔着雜樹枝,可以看到坡下的桃花正在盛開。有點“灌木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桃出牆來”的意境。整個文聯大院,除了沒有人,其他一切如常。

今天疫情報出只有一個新增確診病人。清零即在眼前。越來越多的重症病人被搶救過來,但他們要完全恢復,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希望他們繼續堅持,儘管很辛苦,但也先活過來再說,後面的治療再慢慢跟上。目前官方公布的湖北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已達三千多人,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沮喪的數字。疫情結束,安撫遺屬的事,恐怕也非常緊要。縱觀整個疫情過程,自國家傾力救湖北後,抗疫所採取的種種措施,相當有力也相當有效。做到這一步,也不容易。

更多的好消息都在往外涌,朋友圈裡到處都能見到傳播。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除了武漢,全省各地市開始解封復工,大量員工也開始返漢。這個應該是最好的,也是我們最想聽到的。真希望看到武漢重新恢復它嘈嘈雜雜、生機勃勃的場面。

其實在武漢,比企業更等不起的還有另外一批人,這不是一小批,而是一大批:那就是兒女在外的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平時這些老人的生活,完全靠保姆或鐘點工照顧。每到春節,保姆和鐘點工大多會回家過年,年後再來。這次封城,他們大多人不能按時返回老人家中,以致這些老人的生活相當艱難。前幾天,我認識的曾先生跟我聊到他母親的事。

武漢有家相當著名的店鋪叫老通城。它的名號,在漢口,幾乎無人不知。老通城的豆皮,也是最受武漢人歡迎的小吃。老通城創始人叫曾廣誠。好幾年前,省作協組織了一個文學項目,即邀請本地人寫本土事。曾先生過來報名,他要寫的書即是《漢口老通城曾家》。他是老通城創始人曾廣誠的長孫。家族的往事,曾給他帶去很多傷害,也給了他很多動力,他決定把這些過往寫出來。我們選中了他的項目,曾先生嘔心瀝血,以三部曲的方式,完成了這本書的創作。前幾天,曾先生告訴我說,他的母親現在97歲了,住在湖北大學教工宿舍。他們都在外地工作,只有一個弟弟留在武漢。小區封閉後,也無法前往母親住處。而母親喜歡獨處,此前一直由一個鐘點工照顧,母親的身體精神都相當不錯。但是疫情將鐘點工也隔離在外,無法前去幫忙。他們幾個子女都急壞了。老母一人在家,她幾乎不會廚房的事,也無法購買生活物資,集中配送她沒能力參與,蔬菜就是送上門她也不會做。每天吃飯、做菜怎麼辦?藥也快吃完了。而且她連手機、微信都不會用,有所需求怎麼和外面聯繫?曾先生說,他們急得“電話都快打破了”。

所幸,湖北大學社區很快跟進服務。曾先生說,社區為她送去了一包蔬菜,但她不善下廚,送去的蔬菜解決不了她的困難。她只想要簡單得一熱就可吃的饅頭、鹹菜。於是,他又找社區求助,居委會連忙幫忙採購了以熟食為主的食品送上門,還聯繫了校醫院的值班醫生。校方和學校的同事、學生聞訊也都前去關心和幫助,送東西過去時,會等他母親拿進屋後,守在外面聽聽還有什麼需要。當隔着門聽說母親擰不開蜂蜜蓋子、醬油瓶蓋子時,徵得同意,他們還會進門去幫母親一一打開。曾先生說,他每天“與母親通話,都能感到她聲調愉快。母親還迸發出學習熱情,在電話中不厭其詳地為我講述屈原,李斯,為我補課,她告訴我她每天寫一千字(創作),並給我念……”他母親說:“他們又給我送了三次菜,我一輩子都沒有享受過這樣的關懷,這次學校真的很到位。”

97歲!獨自一人生活,還天天寫字創作,從容度過封城這麼多時日。多麼頑強的老太太!令人尊重,更令人佩服。但從長遠上來看,讓老人家以這樣的方式維持生活,顯然也是不合適的。在武漢,依靠保姆和鐘點工生活的老人,何止成千上萬。他們更是迫不及待地等待照顧他們的人能早日返崗,甚至連我自己都是如此。昨天有個網友在我的微博下留言:“我所處的黃岡蘄春縣,我這解封第六天,這兩天已陸續安排務工人員定點包車返回工作城市了,湖北有些市也差不多這樣,還有些湖北其他縣市也在陸續允許私家車出省務工了……總的來說湖北整體封閉了這麼久,現在也正在慢慢變好。”真是個好消息!我家阿姨是蘄春人,今天立即與她進行了聯繫。但聽說,路還沒開通,回武漢還得有幾天。

今天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須記錄:湖北的醫療隊今天陸續開始撤離。他們冒着風險在湖北最危急的關頭,前來營救,每一個湖北人對他們都懷着感恩之心。四萬多醫療隊員,無一被感染,萬幸!也讓我們這些受惠者,長舒一口氣。別情總是深似海。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視頻:醫療隊離開時,不能出門的武漢人,站在各家的陽台上高呼,感謝你們!你們辛苦啦!再見啦!真是讓人熱淚盈眶。武漢各路人馬,都是最高禮儀歡送這些白衣天使,是他們救了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人。據說湖北的襄陽市,記下所有援助襄陽的醫療隊隊員的名字,決定今後區域內所有A級景區和25家星級酒店向他們終身免費。不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但我想“這個可以有”!甚至覺得:全湖北所有景區都應該對這四萬多人免費開放。當然感動中,也有搞笑的事:四川醫療隊出發湖北時,一位醫務人員的丈夫在車下喊:趙英明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現在他的趙英明平安回家了。馬上出了一條視頻說:網友們要監督這個丈夫做一年家務。大家看罷,笑壞。不知道他家是不是每天得搞直播。

這幾天最熱鬧議論的是:海外遊子們紛紛回國。有個段子說,中國打上半場,中國以外國家打下半場,留學生打全場。意指春節間,海外學子們都紛紛出國,現在中國疫情控制有力,連湖北都已安全,而國外的疫情卻緊張起來,留學生又紛紛迴流。其實,這段子並不準確,那時的留學生早已在海外。疫情期間,他們四處奔波,都忙着向國內援助物資,他們是出了大力的。現在回國,雖是實情,這個話,還是要講清楚。有意思的是,好幾個人都來問我:你怎麼看這件事?

我覺得都是自己的孩子,將心比心,如果我有孩子在海外,我也會叫他回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當英雄的。這件事,完全可以包容。他往家裡逃,說明在他心裡,自己的國家是可以依賴的。這不正是他的信任感和愛國心嗎?其實,抗戰時,有個詞叫“逃難”。日本人來了,大量老百姓都向南逃跑。沒有人會指責他們:你們為什麼不留在當地打鬼子。逃難,是一個人的本能。有人留下來抗日,是英雄。逃難出去的,頂多不是英雄罷了,何況他們自己也會承認自己不是英雄,這就沒什麼可指責的。據說海外還將有十幾萬人要回。中國這麼大,各省把自己的孩子領回家就是。有病的,進醫院看病,沒病的,回家隔離,如此而已。只是,無論逃的過程或是回國之後,遵守規則卻是必須。保護自己,應該要有不傷害他人利益作為前提,這也是常識。

剛剛看到高中同學在傳一份關於解封的時間表:22日滯留在外的人員可以點對點返鄂返漢。滯留在鄂在漢人員可以點對點離鄂離漢。24日公交,地鐵消毒,進行預演練,為恢復交通作準備。26日,門棟解封,居民可以在小區內活動。29曰,小區解封,居民憑健康碼,工作證明,駕私家車,騎自行車,步行復工。31日企業生產和市場經營逐步復工正常化。4月2日重點商業場所正常化。4月3日公交,地鐵恢復營運,實行實名制乘車。4月4日機場、高速、動車、國道正常化。同學轉了這個帖子,自己留言說:“轉發的,不知真假。”不管真也不真,都很鼓舞人心。顯然,生活將陸續恢復正常。

以最真誠之心感謝讀者。昨天日記的微信發不出來,二湘前後發了十幾次,都發不出。後來發了一個不能留言的,也被封了。真不知道什麼原因。於是她在“二湘的十一維空間”的公眾號上,寫下“我儘力了”四個字。僅此四字。結果意想不到的是:讀者們把我昨天寫的全文,用留言方式一段一段地貼了出來。真是讓人驚訝,也真是讓人溫暖。

 

據中國微信二湘的十一維空間 今天 所作作者簡介,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澤,生於江蘇南京,現居武漢,中國當代女作家,代表作《水在時間之下》《萬箭穿心》《風景》,最新長篇《是無等等》,新浪微博“方方”。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