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港媒問 不計入確診也不公布“無癥狀病例”成數據缺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在內地逐漸緩和,每日新增確診病例跌至兩位數。與此同時,按中國國家衛健委《防控方案》指引,“無癥狀病例”並不列入“確診病例”,也毋須對外公布。儘管如此,或者有鑒於“無癥狀感染者”也可以傳播病毒,個別地方政府仍選擇公布相關數字,而於3月至少有以下4地就曾通報“無癥狀病例”:3月2日,安徽合肥1宗;3月12日,浙江杭州1宗;3月13日,黑龍江勃利縣1宗;3月13日,湖南嶽陽5宗。

新冠肺炎病毒圖
新冠肺炎病毒圖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AFP
廣告

據香港01今天報道,新冠肺炎,不計入確診也不公布,“無癥狀病例”成數據缺口?

自2月10日各地陸續復工,中央的指令是兩條腿走路:既要嚴防死守防止疫情蔓延,又要有序復工復產重啟經濟活動。據該報道,作為前線幹部,一方面要給出疫情穩定受控以至消失的成績,促成市面“回復正常”,另一方面要守住頭等政治任務,防止轄區爆發大規模爆發。兩者可以完全沒有矛盾,最理想是疫情受控而社會重投常軌,但萬一現實是真的有矛盾呢?

裝作沒事發生太危險,沒人負擔得起“武漢第二”的責任,該做的事還是會做,治療、隔離和排查缺一不可;然而復工復產仍要行進,“清零”成績要保持,那大可在統計數字上取巧些,保持正面向好的氣氛。

3月初,安徽合肥公布1例“無癥狀感染者”個案,市政府立刻隔離上百人,責令涉事企業停工隔離,實際行動毫不放鬆,而數字上則按現行規定不列入為“確診病例”。最大問題是,內地《紅星新聞》引述涉事企業負責人,指該患病員工出現發燒癥狀才求診,與官方講法有牴觸。

據該報道說,官方公布的“無癥狀感染者”病例並不多,但沒有公布的又有多少呢?其中有多少宗是貨真價實的“無癥狀病列”呢?

在重重審查過濾下,偶然都有疑似瞞報事件浮上水面,近兩三星期較多網民提及的地方有3個,包括河北魏縣、黑龍江齊齊哈爾和安徽合肥。另外一兩則帖子便沒下文的有廣東深圳和浙江溫州,其中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24日報道,兩位匿名深圳市醫護自稱,看到比官方公布為多的病毒個案。

綜合網民意見,其實經過1個多月折騰,高峰時期每日新增病例以千計,多十宗八宗不算一回事,他們不怕數字飆升,就只怕數據失實致社會掉以輕心。最受關注的問題有幾個:官方怎麼發現“無癥狀感染者”?有沒有可能是謊報“無癥狀”?官方為何不分開公布“無癥狀感染者”人數?

據該報道稱,就第一個問題,官方很容易就能給出答案,最合理是通過追蹤“密切接觸者”和社區排查,搜索出“無癥狀感染者”。至於餘下兩個問題,明帳上“確診病例”清零,暗帳下加上疑幻似真的“無癥狀感染者”,那到底實際數字有多少,就只有官員們自己知道,不分開公布的原因也只有他們自己才曉得。

坦白講,既然如常隔離和治療“無癥狀感染者”,公布數字亦無傷大雅,反正現在事態弄得不明不白,前線幹部不敢放鬆防疫管制,國民將信將疑繼續戒備,致使復工復產和重振消費的進度都未如理想,那不如索性開誠布公,社會大眾毋須繼續猜測和猶疑,也有助各方更平心靜氣地看待疫情。

據該報認為,的而且確,“無癥狀感染者”某程度上防不勝防,但與兩個月前不同,全國上下現時都具備防疫意識,國民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群聚,做足防護措施,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根本毋須太過擔心和驚慌。況且至少就公開資料所見,官方對“無癥狀病例”同樣嚴陣以待,就只是處理數據的手法啟人疑竇罷了。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