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中國玩慷慨政治 歐盟官員不買賬

發表時間:

中國被指借“口罩外交”擴大地緣影響力,試圖改寫新冠病毒在中國本土引爆的歷史,一些歐盟官員已不再掩飾他們的不滿。不過,記者周一就此詢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時,這位發言人反譏“陰陽怪氣說風涼話”。

中國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口罩
中國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口罩 REUTERS - Vladimir Pirogov
廣告

在歐盟最高外交和安全事務高級代表何塞·博雷利日前批評中國玩弄“慷慨政治”之後,法國歐洲事務國務秘書艾米莉·德蒙查林周日公開指責中國與俄羅斯“導演”國際援助,把人道援助“工具化”。

這位部長接受法國電台“政治問題”專欄採訪時表示,“做政治宣傳、修飾形象,把正在發生的事情工具化,這些事做起來比較簡單”。她直截了當地表示,她這裡指的是中國和俄羅斯。

3月24日,博雷利批評中俄等國為“講好故事”,“修改”已經發生的事實而在全球奮戰,批評這只不過是在“爭奪地緣政治影響力”,是一種“慷慨政治”。這位歐盟高官明確表示,現在存在着一種破壞歐盟信用的企圖,可是眾所周知,一月份,危機爆發在中國,定點在湖北,而且因為中共的一些官員隱瞞關鍵信息使得這場危機變得更加深重。

中國目前似乎在本土控制住了疫情,現在被懷疑利用其“口罩外交”推銷“中國發展模式”。“中國挑釁性地傳播自己的信息,這一點與美國不同,後者是一個可靠和負責任的合作者”。歐洲官員如此公開表述,比較罕見。

3月30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記者就此提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一方面稱“你提到的報道我還沒有看到”,一方面顯然有備而來,她指責“最近是有個別西方人士提到所謂中國“政治宣傳”問題。我想問問那些陰陽怪氣說風涼話的人,他們到底在想什麼?”,華春瑩質問面對其他國家遭受疫情,“他們是不是希望中國這時袖手旁觀、無動於衷呢?”然後華春瑩搬出來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最近常常提起的“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合作,才能共克時艱”。她稱中國所做的“無私奉獻”,“值得尊敬,而不是詆毀。”

歐盟批評中國的做法太誇張,太富有挑釁性,元月份,當歐盟援助處於危難中的中國的時候,北京要求歐盟不要聲張,但是北京的做法完全與歐盟完全背道而馳,用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學者昂杜瓦茲.本達茲的話說,中國“發動了一場空前的宣傳運動”,把一系列對外援助做為宣傳材料,包括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2000萬美元,參與伊拉克建設,向菲律賓、巴基斯坦、意大利以及法國提供醫療保護設備等等。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毫不猶豫地宣傳中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誇讚這一制度如何戰勝了新冠病毒。該國駐法使館通過官網以及推特稱:“一些人內心十分欣賞中國政府的成功,他們羨慕我們的政治制度的效率,不滿他們的國家沒有能力做得如同我們一樣好”。

歐盟安全研究學院專家艾克曼指出:“圍繞新冠病毒意識形態之爭其實是中國為爭奪海上之路以及全球推廣5G邏輯的繼續。“七年以來,中國不遺餘力,利用每一個本國的或國際的機會,進行制度競爭,旨在宣揚自稱的‘制度優越’”。

法國戰略地緣專家弗朗索瓦.哈斯堡認為,北京這樣做是想在國內外洗刷新冠病毒爆發於中國“原罪”。 不過歐盟外交界對北京改寫歷史是否有說服力存疑。但是如果中國很快走出這場危機,中國的“自信”將放大許多倍。

儘管北京的超級媒體戰開始引發越來越多的批評,一些諸如俄羅斯、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伊朗等國顯示與中國親近。他們希望看到一個後西方時代出現一個“世界新秩序”。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