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專家:過度依賴中國口罩會影響法國外交

發表時間: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之際,口罩似乎已成為各國急需的戰略物資。面對快速傳播的病毒,通常沒有戴口罩習慣的西方國家,也逐漸意識到小口罩的大作用。各國政府都在想方設法徵集口罩,以首先確保醫務人員的急需。在考慮動員本國資源,最終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法國政府從中國訂購了十億隻口罩,以解目前的燃眉之急。對此,法國有學者表示憂心:擔心對中國口罩的過度依賴會對法國的外交造成影響。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法國《快報》周刊42日刊出一篇對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亞洲問題專家波恩達茲(Antoine Bondaz)的訪談內容。波恩達茲指出:法國目前對中國口罩的依賴引發了外交後果,如:面對中國外交官的一些不實之詞,或中國駐法使館的一些不恰當的言論,法國外交部很難進行公開抗議或公開表示不滿。中國駐法使館指責法國“某些媒體企圖誹謗並抹黑中國” ,並通過推特等網絡社交平台指責法國“BFM”電視新聞台和“法西斯媒體”進行“白人至上主義”宣傳。針對這些不實之詞和謾罵,應該由專家和政界人士出面揭露,駁斥。置之不理無異於默認,甚至會起到鼓勵北京走得更遠的作用。

波恩達茲認為:與中國展開合作十分必要,但前提必須是:闡明自己的立場。他說:我們既不應關閉合作的大門,也不應盲目地合作。新冠疫情使我們意識到,我們在健康領域一類的戰略性部門過度依賴歐盟以外的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做法,對我們造成了很大衝擊。儘管這不應該引發對全球化的質疑,卻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增加自身生產能力,擴大供應商範圍以及恢復戰略儲備等問題。

針對中國是否會利用向其他國家提供醫療救助來加強其戰略影響力的問題,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波恩達茲指出:中國利用衛生外交的做法由來已久。早在1963年,中國就向阿爾及利亞派出了一支醫療隊。2014/2015年,中國展開的衛生外交在西非國家遭遇埃博拉疫情危機時得到進一步加強。實際上,中國的衛生外交政策頗具影響力,尤其對那些發展中國家,此一政策令這些國家堅信:北京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但是我們清楚:衛生外交的背後不乏經濟利益,如:防護設備和醫療設備,以及藥品,甚至包括中藥的出口。

誠然,中國以防護設備形式提供的物資援助備受歡迎,但這種援助卻伴隨着一種空前的信息傳遞,塑造中國的形象,表明中國是唯一能夠幫助國際社會的國家。然而,這與現實並不相符。因為不僅有許多國際機構以及台灣向我們伸出了救援之手,他們將向歐洲提供數百萬隻口罩,還有許多國內企業,協會組織及個人也紛紛解囊相助。當然這些捐贈行為僅占所需設備的一小部分:中國向法國捐贈了一百萬隻口罩,法國則向中國訂購了十億隻口罩。

波恩達茲還針對中國生產的口罩和測試棒的質量問題以及中國能否按時向法國提交定購的口罩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後,在回答關於如何看待中國官方公布的武漢新冠疫情中2535人的死亡數字的提問時,波恩達茲指出:相關數據早已引發質疑。他本人曾在一月底就注意到武漢火葬場異常繁忙,以及隨後其他省份派遣殯儀館工作人員前往湖北省幫忙的情況。波恩達茲認為:北京強調很難確立新冠病人的死亡數字不無道理, 但是如果不進行重新評估,則不能表明其做法透明。疫情過後,有必要重新審視統計數字,尤其應該將那些最初沒有確診,卻在疫情期間死亡的患者統計在內。所有的民主國家都將會完成此項工作。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