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亞洲虎國抗疫經驗值得借鑒

發表時間: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目前正以瘋狂的速度侵襲歐洲和美國。導致每天的感染病例直線上升,死亡人數則令人瞠目並心痛。為了有效地遏制疫情,許多國家紛紛採取封城等措施,期盼中的拐點依舊不十分明顯。最先一波受到新冠病毒疫情衝擊的亞洲,似乎正在慢慢擺脫困境。韓國,香港,新加坡和台灣雖然也經歷了病毒侵襲,卻在第一波疫情中避免了最壞情況的發生。對此,法國有媒體認為:這些亞洲國家或地區的經驗值得深陷疫情困擾的歐洲國家借鑒。

新加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33例              2020年2月8日
新加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33例 2020年2月8日 網絡
廣告

面對嚴峻的疫情局勢,曾一度質疑中國封城措施的歐洲國家改變了看法,不得不先後作出了同樣的選擇。中國從1月23日起對7億5千萬人口實施禁足,其中1億5千萬人受到隔離。但是,享有“亞洲虎”之稱的新加坡,台灣,香港和韓國卻選擇了其他方式遏制疫情。法國“觀點”周刊刊出一篇報道,詳細地介紹了亞洲虎在第一波疫情中有效遏制疫情的情況。

文章作者指出:“亞洲虎”因地理位置接近中國而處於新冠疫情的前沿。對它們來說,遏制疫情的成本似乎過於高昂。作為全球工廠的衛星經濟體,這些國家或地區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中國遊客湧入。將這些遊客拒之門外,意味着自毀經濟,也將令北京不快。從另一方面看,在亞洲,與疫情展開有效的鬥爭並非易事。因為像歐洲一樣,亞洲的衛生及公民的生活習慣參差不齊。恰如電影“寄生蟲”所揭示的:在一些居住條件較差的貧窮街區 ,一些居民的衛生習慣難以令人苟同

抗疫情典範”之一-新加坡

新加坡享有“亞洲最乾淨城市”之美譽。該國地理位置靠近赤道,處於熱帶雨林氣候之下,延續了50多年的“新加坡清潔活動”將這個國家打造為一塵不染的一片國土。這樣一片乾淨的土地原本完全可與病毒無緣。然而,新冠病毒卻傳入新加坡。新加坡當機立斷,1月23日起,中斷了與武漢的航班。並在當月的31日開始,對兩周內去過中國的所有外籍人士實施禁止入境措施。

為阻斷一切可能的傳播鏈,新加坡想方設法地尋找潛在病例,在確診病例的基礎上,找尋與之進行過接觸的人員,以防病毒的繼續傳播。對此,法國應該深深地感謝新加坡。因為121日至22日,英國氣體分析公司仕富梅(Servomex)在新加坡君悅酒店舉行了一次會議,與會的有來自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的上百名員工,造成 10多人感染,其中一名染上病毒的在總部工作的英國員工隨後前往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萊孔塔米訥-蒙茹瓦(Contamines-Montjoie),導致一家五口被傳染。2月4日,新加坡衛生當局便將這一疑似病例告知公眾和法國,從而迅速有效地識別出受英國患者傳染的所有亞洲和歐洲疑似病患,以進行及時隔離。如果新加坡當局沒有採取這樣的果斷行動,英國氣體分析公司在新加坡舉行的會議很有可能成為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的“超級傳播活動”。

在新加坡政府堅持不懈的防範調查努力下,這個擁有570萬人口的國度,在兩個月時間內,僅發現226例病患,且無一人死亡。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近天來,新加坡的疫情似有擡頭趨勢。該國政府因此決定,從本月7日起,關閉所有非必要的工作場所,以及所有學校。加強行動管制與聚會方面的措施,防止新冠病毒捲土重來

台灣側重加強入境邊檢和檢疫隔離

相比之下,擁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似乎註定要遭受新冠疫情災難。因為台灣每年都要接待數百萬來自中國大陸的遊客。與2015年相比,雖然2019年中國遊客人數大大減少,卻仍有270多萬大陸客到訪台灣。另外,在北京的壓力下,被視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台灣無權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也就無從談起獲得世衛組織信息分享及其他援助。儘管如此,台灣新冠確診病例至今累計人數僅為339例,5人死亡。

某種意義而言,與新冠病毒大肆泛濫的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情況可被稱為“小小的奇蹟”。作為一個島嶼,利用地理位置實現與世隔絕易如反掌。但是台灣雖然從1月21日起便中斷了與武漢的航線,與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的航運限制措施卻從2月10日起才開始生效。直至今日,台灣仍繼續保持與北京,上海和其他大型城市的航運往來。另外,考慮到春節期間,是兩岸旅遊高峰期,因此禁止中國公民進入台灣領土的禁令僅從2月6日起方開始實施。

那麼,台灣究竟如何遏制了疫情的大範圍傳播呢?最重要的一點可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 “不輕敵”。在新冠病毒尚被作為一種“傳言”散播的第一時間起,台灣就非常重視。《觀點周刊》引述斯坦福大學一名教授披露的信息指出:2019年12月31日,從世界衛生組織獲悉武漢發現一種不明原因的肺炎開始,台灣就派出有關方面專家檢測來自武漢航班的乘客,篩查出現發燒等肺炎癥狀的乘客。此外,台灣利用大數據,將國家健康保險數據庫,與移民局和海關數據庫及其他公共數據庫共享的方式,為監測疫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凡從危險疫區返回的病人,一旦出現相關感染癥狀去看醫生,疾病防控中心便可接獲警報。2月14日開始,台灣更推出“入境人員一律居家檢疫隔離14天”的限制入境措施。台灣當局採取的積極應對方式,有效地阻止了病毒的傳播。 

表現不凡的香港

香港以其“中國特別行政區的地位”,凸顯了它的特殊性和複雜性。至3月31日,香港新冠確診個案達714人,死亡個案為4人。2019年,平均每天都有30萬人口出入香港。特區政府採納了富有經驗的專家們的意見,1月3日起便開始 對入境人員測量體溫。經過長時間的猶豫之後,香港終於在2月初做出關閉所有邊境關口的決定,只保留一處,每天放行750人,這些人入境後需馬上隔離。

另外,在香港這座人口最稠密的城市,“社交疏遠”堪稱為一門藝術。港人至今仍對2003年薩斯病毒奪走200個港人生靈的事實記憶猶新。在薩斯危機中,香港蒙受的損失超過台灣和新加坡。為了應對本次疫情,香港做好了充足準備。在各大醫院準備的負壓隔離室中布置了上千張病床。流行病學專家早在1月底就向政府提供了數據預測,對流行病的風險做出評估。並敦促政府立即關閉校園,為絕大部分公職或私企員工展開遠程工作提供方便。香港一名傳染病學家在117日親自前往武漢,隨後便不懈地發出呼籲,要求採取嚴厲的社會疏導和衛生措施,包括要求所有人在公共場所戴口罩,以有效地防止病毒通過無癥狀攜帶者傳播的風險。這個曾在西方引發非議的建議,卻在香港獲得廣泛認同。佩戴口罩凸顯了民眾與病毒展開鬥爭所作承諾。

韓國獨特的抗疫方式

歐洲在找到有效的遏制疫情方式之前,應該將目光瞄向韓國。曾在2015年成功抵禦了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之後,韓國也曾試圖以加強管制邊境的措施來阻止新冠病毒的侵入。然而新天地教會的一次大型集會活動成為快速傳播病毒的途徑,在韓國發現的8000多名確診病例中,60%的患者為該教派成員。韓國政府沒有選擇對全國民眾實施封城的做法,而將重點聚焦在密切追蹤傳播鏈上。與西方國家選擇測試重病患者的做法相反,韓國採用了大量的測試棒, 每天對15000多人進行測試篩查,不放過任何無癥狀帶菌者。他們還採用多種手段,在不同場所和地點對過往人員進行測試,至3月初,疫情傳播趨勢戛然而止,每天的新增病例降至100人以下。廣泛使用測試棒的辦法大大降低了死亡率。因為病患初期的診斷會有效地遏制病情發展。而法國各大醫院目前的做法卻恰恰相反。。。

戰鬥並未結束

新加坡,台灣,香港和韓國儘管在遏制疫情的第一場戰役中獲勝,卻並沒有徹底擺脫疫情傳播風險,要警惕可能發生的第二波疫情,特別是輸入式感染。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仍需堅持不懈。但與許多採取封城措施,導致經濟突然停頓的國家相比,這些國家付出的成本要低得多。在這些被稱作“亞洲虎”的國家,經濟生產沒有完全中斷,企業也不存在被迫關閉的風險。

總之,一些國家抗疫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不過,各國國情不同,文化背景各異。面對百年不遇的大瘟疫,各國只能視各方面的具體情況而採取具體措施。另外,隨着疫情繼續快速蔓延的趨勢,已在第一場戰役中打了勝仗的國家決不可掉以輕心,他們面臨的下一個挑戰是:全力防止疫情捲土重來,以及嚴防疫情在今年秋季再度爆發。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